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中学教育 查看内容

竞争可以提高成绩吗?

2010-8-12 09:35| 发布者: patrickzhu | 查看: 1990| 原文链接

网上偶然看到的文章,很有趣。
翻译出来给大家看。

竞争可以提高成绩吗?还是会简单地提供了更多的诱因来作弊?这个问题指向了教育系统里因为学校排名而产生的竞争效应的核心部分。

最近一期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s Research Digest有一篇文章对此有一个有趣的实验。

两个西班牙学者在巴塞罗那的Universitat Pompeu Fabra对33名男学生和32名女学生进行了一次30分钟的在计算机屏幕前的解谜竞赛实验。规则是:一半学生作为“普通竞争组”根据他们完成的谜题的数量来给予奖励,答出多少就给多少钱。而另一半学生作为“高度竞争组”(6个人一组)只有得到每个组的第一名才给奖励。

结果很有趣,在“高度竞争组”里的人比“普通竞争组”的人在做题过程里看上去更专注。但是,在“高度竞争组”的人并没有比“普通竞争组”里的人答出更多的题目来,反而他们比另外一组的人有着更多的作弊行为。

更有趣的是,在“高度竞争组”的女学生比其他各组的人有更多的作弊行为。虽然在所有的组别里男学生和女学生在作弊总数量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只有在“高度竞争组”的女学生有最高数量的作弊行为。研究者们在进一步研究结果是发现,实际上这不是一个性别上差别的问题,是竞争的条件造成了在成绩平平的被实验者更多的作弊行为,而且如果成绩平平是女性的话就更明显了。

那么,研究者们是如何来定义作弊行为的呢?在一个简短的练习之后,学生们被告知要继续完成难度为Level 2级别的谜题,但是他们可以选择改变规则而转换到更容易一级的级别的谜题。整个游戏的进程中也让学生们有按一个按钮得到谜题的解题指导的选项。研究者们已经在计算机上预先装了一个监控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记录学生们所有的鼠标动作,这样就可以揭示学生们在答题时的实际行为了。

研究者们说:“这个实验说明了那些有着更低能力来完成指定任务的人不但有更高的作弊可能性,而且会采取更多不同的作弊方式。显然成绩平平的人要么就会觉得他们有作弊的资格(虽然他们并没有被给予合情合理的理由可以作弊),要么他们就会采取这种保存面子的行为来避免因为他们差的成绩而尴尬。”

The ful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is:
Schwieren, C. & Weichselbaumer, D. 2010.
Does competition enhance performance or cheating?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1 (3), 241-25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