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调出我今年2月曾写的一篇澳洲日志《参加澳洲的多元文化节》,通过我在澳洲的生活一瞥,使朋友们更多地了解来澳洲探亲的老人们快乐的生活,希望移民的年轻人传递给你们的父母一看,让他们也能分享我的快乐。 参加澳洲的多元文化节 (2010年2月7日) 参加唱歌活动 每年的2月澳洲国家都要搞一个“多元文化节”,来自澳洲的各国朋友表演各国特色的文艺节目。今年的多元文化节安排在2月5-7日。 堪培拉的华人成立了增强凝聚力、亲和力的组织,一个是以海外华人(香港、澳门、台湾)为主的“澳华社”,一个是以大陆华人为主的“华联社”。这些华人社团都积极组织华人参与多元文化节的活动,当然得到了不少华人的热烈响应。 “华联社” FCCCI基本上是由大陆华人同胞聚合的一个组织,它与“澳华会”一样,都是凝聚、联合在澳华人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民间组织。“华联社”的工作人员、执委、主席等等,都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他们自身都有自己的一份职业,平时上班工作,“华联社”有事情了,就跑来运作操持。 堪培拉“华联社”还有一个下属的中文学校,1994年建校,本着非盈利性、无商业色彩、勤俭办学的宗旨,以服务华人社区、服务家长、服务学生为准则,使新一代青少年儿童不但热爱中国语言,而且更热爱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中国民族文化。该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有中文及无中文背景的学生。不办大班,不设成人班。每学年从2月6日——11月27日共4个学期,周六上课,有中文课,图画课,还有幼儿双语班。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15人,以保证教学质量。 本来“华联社”希望我能够带领一支太极拳队伍参加表演,但跟我学习的人都是初学者,时间仓促没法上阵。他们又强调要群体性的节目,所以我个人的太极拳或太极剑都没机会登台了。 “华联社”决定排练一个女生小合唱节目参加多元文化节的表演。我和女儿都报名了,共有21人,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工作的、读书的都有。每周日我们都要去国立大学集中排练,精心准备两首歌:“茉莉花”和“回娘家”。服装要求上身中式红衣、下身黑长裙或黑长裤。大家热情都很高涨,音乐响起来歌声唱起来,那个愉快呀。 这个节目,大家利用周日的时间在国立大学排练了4次,每次2个多小时。她们当中有的是已经移民、定居、工作在这里的医生啦,教师啦,会计啦,还有的搞IT 啦,在政府部门任职啦,以及来这里读博的留学生,都很年轻,20多的还有40出头的,再加上我们五位从国内前来探亲的老人。大家一起相处的时间虽很短,但感觉很亲热。这个节目经众多热心人的集思广益、不断添加表演元素之下,终于令我们比较满意了。 华人,即使来到这里多年的华人,还是很难融入澳洲社会的,尤其是人家的文化生活,好像很陌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味道。其实,为什么一定要融入呢?保留自己民族的特色,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享不也挺好吗? 我期待着欣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在多元文化节上表演女生小合唱 澳洲国家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多元文化节,今天是第三天。因为在堪培拉City举行,我们离那里有13公里,前天女儿女婿都上班,昨天老伴钓鱼,女儿,女婿和我抽空去看了两处要卖的房子,所以多元文化节第一二天的活动就错过了。今天我们有多元文化节的演出活动,一清早我和女儿一番涂脂抹粉,穿上中国民族服装,去参加我们代表“华联社”的女生小合唱表演。 堪培拉City的广场上好不热闹。许多支起的白色的帐篷内,一张张长桌上摆放着各种宣传册子和资料,这些临时帐篷是为一些部门提供使用的,有妇女联合会啦,健康服务中心拉,慈善机构啦,也有“澳华会”和“华联社”,工作人员都笑呵呵地发放材料,与前来的访问者交谈并解答一些问题。 据说多元文化节的第一天,堪培拉市长、中国大使馆大使都到会祝贺并讲了话。第二天,还搞了免费午餐,凡聚来这里的群众,都可以任意挑选餐饮大吃特吃,各国风味的食品尽显民族特色。这儿共搭建了3个舞台,分别集中展现中国、希腊和印度的传统文艺节目。 我们当然在中国舞台上进行表演啦。呵,中国台子下面的座椅上已经高朋满座了,座位不够不少人就站着,还有的高高托举着孩子,有的举起相机抓紧拍照,许多中国人的面孔,也有不少老外。中国歌曲、民族舞蹈、葫芦丝吹奏、少儿武打、醉拳(竟然是个老外表演的)、功夫拳、长穗剑等等纷纷登场,一片叫好声、鼓掌声不绝于耳,场面甚是热烈。 我们21人的女生小合唱,中间三位身着旗袍,其他人短款的民族上衣,下身黑色长裙,一溜站成扇形,我们唱着《茉莉花》、《回娘家》这两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来自北大的那位博士生头戴一朵小红花,伴随着我们悠扬的歌声,犹如一个回娘家的小媳妇在台上左一扭又一摆的,好一个俊俏,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 女生独唱《洪湖水》,引来了下面中国观众的共鸣,人们随声附和着,一位老年人摇晃着、打着拍节哼唱着,相依相伴的两个留学生小声唱着,她们笑得好灿烂。 中国文化,中国情结,今天在海外得到了宣扬,倾洒。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010-8-9 09: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