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中学教育 查看内容

从王立山(耶鲁大学医疗中心实习医生)暴力事件看华人在海外的生存

2010-5-1 23:45| 发布者: 飞儿 | 查看: 2712| 原文链接

从王立山暴力事件看华人在海外的生存

作者:雪城
来源:CND
来源日期:2010-5-1
本站发布时间:2010-5-1 3:21:46
阅读量:196次

中国人在美国以暴力了结别人的生命,最后把自己也送上绝路,近年发生已经不止一起了。并不是说,美国人没有仇杀和暴力犯罪,但是中国人中的暴力犯罪集中在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和科学训练,理应更加冷静和理性的人身上,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文化中可能的确存在一些缺陷。

从网上跟贴来看,不论是王立山事件,还是朱海洋事件,很多人在评论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搬出“冤有头,债有主”这类民间语言,得出“被杀者必然有被杀之理”的结论,然而须知,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现代法治社会,法治社会中,只有依照法律才能剥夺他人的生命,任何私自暴力复仇杀死他人的行为,不论有任何理由,在现代社会中都是不被接受的,这类前现代的思维决不利于中国人在海外树立良好的形象。杀人,或许让人一时害怕,但不会赢得尊重。

复仇有理,反抗无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这种文化观念正是无视法律,或对法律丧失信心的一种体现,认为个人的冤屈足以导致合理的暴力。同时,中国文化中对暴力复仇和以暴力惩治“恶人”有着无以复加的憧憬和美化。《水浒》中的哪一个英雄不是以仇杀走上反叛的第一步呢?

生命,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天灾连连,人祸不断的国度缺少应得的尊重。因此,王立山因为恨印度同事而杀人,朱海洋却又因“太爱杨欣”而杀人,爱和恨都可以成为杀人的理由,只能说明,被杀害者的生命尊严和生存的权利完全不受尊重,即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中也存在这种文化盲点。

愤怒。送孩子去托儿所,看见墙上赫然印着“control your temper”,这是美国人教育学前儿童的话,似乎可以用来教育很多中国的成年人。中国人太不善于“制怒”了,这个早期教育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中国成年人的行为,因此,人们不是当众吵架,就是打架,甚或杀人,且不论这些纠纷中的是是非非,很多冲突无非是因为事主不能“制怒”,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我们仔细看看《水浒》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鲁智深一开始也没有把镇关西打死的想法,但一旦下手就收不住,最后出了人命。放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遇事就发脾气,与人冲突,结怨,最后寻求复仇的中国人,必然成为美国这种反对公开冲突和“verbal abuse”的文化中的异类。愤怒固然出诗人,更多的还是出罪犯和悲剧。

破釜沉舟,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心态。中国文化中这一倾向根本上导致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零和游戏,绝无妥协和和解的余地,也因此,民主政治无法建立起来,因为民主的核心之一在于妥协。

奇怪的是,最喜欢讲“和谐”的中国人到了美国,往往成为最不和谐,动辄走极端搞暴力的人群,(不必和没有受过教育的底层黑人去比)而受过教育的美国人之间,反而很在意和谐:同事之间很少因为大事小事公开发生冲突,开会的时候极少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发生辩论,争执和对抗,从某种意义上,美国人更喜欢维护一种和谐礼貌和温情脉脉的外在人际关系,不论这种关系在中国人看来是如何冷淡和虚伪,背对背的斗争都好过面对面的冲突,也更符合一种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中国人显然缺乏这种小心翼翼交往的技巧。比如,早年的纪录片中就显示,毛泽东和刘少奇,胡耀邦和赵紫阳在两人同时出席的会议上,说话总是你争我抢,互相打断,政治上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相处中的缺少礼貌和理性,怕也种下很多的不和。

中国人避免在美国因职场和感情冲突引发暴力,我觉得首先是去掉“冤有头,债有主”这类古代思想糟粕;其次是去掉“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这类共产党煽动农民起义的暴戾逻辑,再次是否定个人有复仇的权利—抛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寻仇心态。接下来,还是学会尊重生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不能让极端情绪驱使自己做蠢事。与中国文化中的种种漠视生命和反法治的思维特征相比,美国文化绝对是一种理性的现代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也有相当冷酷和伪善的一面。比如,美国的同事和领导可以因为一个人性格孤僻不好合作,破坏了那种表面的和谐而赶走一个人,而在中国,有才华而有怪癖的人反而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谅解。

在这里我更不是说美国不存在种族歧视,不存在压迫,美国的工作环境不存在摩擦,不存在令王立山们愤怒的事。恰恰相反,这些现象都广泛存在,问题是如何处理,是用一种《水浒》的方式不顾后果地泄愤,还是寻求别的解决之道?须知,梁山好汉尚有梁山可奔,在美国犯了案的人,除非自杀,迄今没有逃过的。既然已经置身美国环境中,就应该明白,美国人非常看重同事之间的和谐和礼貌,学会维持一种表面和虚假的和谐是多么重要的事,美国人决不会谋求跟你推心置腹,但也绝不愿意你大吵大闹,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种美式的礼貌和敷衍,冷静得近乎冷酷地处理事情。像王立山这样一个心气太高,性格太直,不善于敷衍的人,很难和美国人共处。中国人往往有一个误解,觉得中国人很复杂,美国人性子简单率直。其实,任何跟美国人共过事的中国人都会发现,事实完全相反。没有经历过农业社会的美国人,没有农业社会的简单率直,不乏商人的精明和狡诈。问题就在于,中国人必须学会礼貌,理性地处世,甚至把中国文化中圆滑敷衍的一面用到美国的伪善文化中来,而不要用中国文化中暴力非理性的一面来挑战。

中国文化中另一些被看作过时的生存智慧,在美国其实很有用。比如“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难得糊涂”之类,另外,中国人习惯的请客送礼,吃吃喝喝,只要不太过分,美国人照样受用。但这也并不是丧失警惕性,既然美国上司和印度同事可以表面热情,暗地使绊子,中国人同样可以虚与委蛇,暗中收集黑材料,须知,你到平等雇佣委员会去告雇主种族歧视,人家会要求你拿出时间地点证据,而这些证据,难道不靠你自己平时积累,记在小本子上?而一面和美国人玩美式礼貌,一边搜集他们的黑材料,不是既维持了美式和谐社会,又保护了自己吗?总之,暴力是不可取的,但“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是不会过时的。同时,“狡兔三窟”也是有用的,多有一些技能和关系网,预留退路准备紧急时候使用,不会突然被逼上绝路。退一万步说,就算遇到王立山那种起诉结果也不利于自己的情况,还是应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妥协也好,阿Q也罢,受再大的委屈也没有理由把他人置于死地。因为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不完美的,一个成熟的已婚男人,一个在外国社会生存的移民必须低度而有技巧地活着,学会和种种永远无法消除的不公,不快,不合理共处,用智慧,而非暴力来处理问题。

耶鲁医生遭前华人同事枪杀

【纽约综合讯】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工作的一名医生,周一上午被他的一名前中国同事枪杀于康州住所的停车场。康州警方表示,这起凶杀案可能与两人在纽约一家医院工作时引发的纠纷有关系。

康州警方表示,这起凶杀案可能与两人在纽约一家医院工作时引发的纠纷有关。

警方表示,死者是34岁的杜尔医生(Vajinder Toor),他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博士后。这起致命射击案并不是随机的开枪事件,而是有预谋的。

事发后,警方羁押了一名嫌犯,他是一名中国公民。

据当地媒体称,这名中国人名叫王励山(Lishan Wang,音译),今年44岁,来自北京。警方已确定这是一起单人作案事件,并不涉及其他任何人。

停车场行凶 连开数枪

调查人员及目击者表示,星期一上午8时,杜尔在距耶路校园数英里远的自家公寓的停车场取车,冷不防被躲在一旁的王励山开了数枪。杜尔的妻子听到停车场处传来枪声,便急匆匆赶了过去,发现了持枪的王励山,丈夫则已倒在血泊中。怀孕已有5个月杜尔的妻子并不认识王励山,厉声责问王励山到底在干什么。王励山调转枪口,向杜尔的妻子开了枪。杜尔的妻子急忙躲到一辆车子后面,才逃过一劫,没有受到伤害。

王励山作案后,开车逃离现场。杜尔的邻居随后对在现场对杜尔进行了急救,无奈杜尔伤势太重,已当场死亡。

当地警方根据目击证人提供的凶嫌人物特征和车辆信息,在案发不远处的一个十字路口将王励山的车子截停,并将他拘押。王励山将被指控谋杀罪和企图谋杀罪。因不能交出200万元的保释金而被继续拘押,直至下次开庭。

两人曾共事 工作中结仇

在杜尔到耶路大学医学院工作之前,曾在纽约布碌仑的金斯布鲁克犹太医学中心工作。

据那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王励山也曾在那里工作,王当时在加护病房工作。几年前,曾发生一件事。当天王当班,但在几个小时中却不见王的影子。杜尔当时相当生气,当众训斥了王,王很觉得没有面子,也当众对杜尔发出了威胁。

康州警方正根据杜尔妻子提供线索进行调查,查证杜尔与王在纽约工作时发生的争执是否最终导致了星期一的致命枪击案。“我们只能作一个假设,即受害者和行凶者曾在以前共同工作的纽约医院里互相看不顺眼。

难控情绪 2008年被停职

纽约布碌仑的金斯布鲁克犹太医学中心2008年5月22日将王励山停职,但还给他发薪水,理由是王励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随后医院给王励山发出一封公函,说医院决意将他解雇。

2008年7月,王励山被医院解雇。他的最后一个住址在乔治亚州。

耶鲁人心不稳 警方安抚

杜尔虽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工作,但案子跟耶鲁没有直接的关联。尽管如此,案子还是搅得耶鲁师生人心不稳。事发后,当地警方向耶鲁师生发出了电子邮件,安抚大家说这次案子并不是随机的,与耶鲁大学没有任何关系,叫大家不要担心。

耶鲁校园去年曾发生过华裔女生李安妮(Annie Lee)被杀血案,闹得整个校园人心惶惶。

侨报

王立山与解雇他的医疗中心 (Kingsbrook Jewish Medical Center)(清衣江,CND,2010年4月30日)


看了网上一些关于王立山案的评论,觉得不少有失偏颇。

我在Kingsbrook Jewish Medical Center(KJMC)作的实习(住院医生,resident),谈一点医院的情况。

当初到KJMC是因为:⒈好的医院不会要我。⒉实习生在KJMC的年工资比大部分医院高一万左右。

有条件的医院,都想多招实习生:⒈可以赚钱。政府给医院的费用,一个实习生一年是十万左右,一个实习生,一年的开销是五六万左右。⒉有人干活,价廉物美的劳动力。

KJMC对实习生的态度,在我看来,主要是要劳动力,对于如何提高实习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重视。不过,任何地方,要提高主要得靠自己努力。

医院的医生(非实习生),基本上都是外国医生。我刚去的时候,急诊室的一个医生是老白,半年后就走了。这些外国医生,很多都是KJMC当年的实习生。

KJMC的实习生,一年招十几个,也都是老外。最多的是印度人,其次是巴基斯坦人,其他国家的人如中国,俄国,埃及,孟加拉,人数大致相等。

医院的风气是很差的。院方对实习生,至少表面上很歧视。第一天上班,主任在训话要我们学会交流,这倒不错。但是为了支持他的论点,他说:You are a thing in a big machine.当时我就很反感。心里说: We’re not a thing.We’re human being.医院发给实习生的白大褂,都是短短的,刚遮住屁股,非常丑陋。不少实习生和后勤的拉关系,改成长白大褂。后来医院下一道死命令,实习生一律不许穿长白大褂。丑陋的短白大褂就是他们贱民的标志。其他非实习生医生一眼就可以把他们认出来,可以对他们发脾气,痛骂。

老资格的医生,对实习生的态度非常恶劣。直接带实习生的Attendings一般说来,不算太差。恶劣的是那些与实习生没有太多直接交道的医生,例如其他科的医生,Primary Physicians.

我开始实习第二个月时,一次打电话,给一个Primary Physician汇报他的病人的情况。我并不是非要给他汇报,只是好心,同时想挣表现。那家伙从头到尾问我病人有哪些药,我回答了后,又追问我知不知道病人是否已经服了那个药。我回答不知道,马上把我教训一番。半个小时,没完没了。终于本人忍不住了,告诉他,我有十几个病人,如果每个病人,我都要管他们服了药没有,我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这家伙后来告到医院。

第二年还有一次,在ICU时对一个肺科医生的态度冷淡了点,这家伙找个借口,找到主任,要把我开除。主任和他是多年的朋友,竟然也说要开除我。我当时也找了实习生工会,工会的人说,医院根本没有权利开除我。我还是到主任那里乖乖认错。主任要我给那个肺科医生道歉,说那个肺科医生给他打电话,原谅了我才算。我也给那个肺科医生打电话,认错。事情才算了结。他们也不是真的要开除我,只是想给我一个教训而已。从来没有听说过KJMC开除实习生,王立山例外。

医院里有一个印度Attending很差,找中国人的麻烦多。但是,很多印度巴基斯坦实习生也恨他。

谈谈医院的印度巴基斯坦实习生。总的说来,他们和中国人没有多大区别,老中的优点缺点他们都有。他们一般都年轻,在印度巴基斯坦读书时,就在准备考USMLE。一般毕业后一两年,就出来干实习生。老中大部分是在美国呆了很久,干了不少其他工作,才考试,当实习生。老印老巴对国外的环境更熟悉,他们的知识面,兴趣一般而言,比老中广。他们没有老中那么碍口失修,为了自己的利益,当仁不让,不顾忌面子。他们当中,有那种很自私,而且没有道德顾忌,斤斤计较的人。但这些人,同时也很注意讨好上司,同事。你要比他强,他也不会来占你便宜。很多老印老巴,人品也很好。

医院的老中,从我那届起,每一年有三个左右。我觉得我那一年的三个都是很优秀的,这大概也是KJMC后来多招老中的原因。后来的老中,一半优秀,一半差一点。

老中的毛病(本人也有这些毛病):⒈忽视规章制度。⒉和其他种族的人打交道时,总是有点胆怯。和老白如此,和老印老巴也是如此。⒊是自己正当的利益权利也不敢争。吃了亏,又把火闷在心里。⒋和其他同事的交流少。⒌语言不如老印老巴。

由于这些原因,老中常常成为受欺负的对象。在KJMC这种地方(或很多地方),往往是人软被人欺,但这与种族歧视无关。

据说KJMC后来管理越来越松弛,实习生玩忽职守的事情很普遍。纽约规定,实习生早晨七点上班,下午四点半必须离开医院。市政府常常突然袭击,找实习生谈话,看医院是否违规。发现违规,就有失去政府资助的可能。对很多KJMC这样的医院,没有政府资助,只有倒闭。一个实习生至少管十个病人,一天就那么点时间,除了偷功减料,根本就不可能干完一天的事情。

当实习生是很残酷的经历,在纽约如此,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老中如此,老白也是如此。不过,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听那些老医生讲他们当年实习的经历,简直不敢相信他们怎么熬过来了。曾经和一个埃及医生聊天,说起当年实习,就眼泪汪汪。

老中要熬过实习生这一关。我觉得:

⒈工作搞好,这是最重要的。

⒉广交朋友,朋友多,别人不敢轻易欺负你。有冲突,也有人帮你说话。

⒊遵守规章制度,不要耍小聪明。

⒋遇到别人欺负你,先看看对方来头。来头不大的,和你一个档次的,毫不犹豫,大胆出手。

⒌不要把什么说成是种族歧视。自己错了,就认错改正。是个人间的冲突,就照个人间的冲突处理。把什么说成是种族歧视,容易使自己看不清真相,看不清自己的缺点,弱点。

⒍不要把那些折磨太放在心上。就是那些欺负你的人,也不要从此就当成敌人。大部分欺负人的家伙,都还是心中有愧的。

王立山事件,与医院里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狗咬狗有关。也和医院的管理混乱有关,一开始不敢大胆处理违规的人,事情闹大了再来开除。但更多的是他个人的毛病。

里面的故事太多,以后慢慢道来。

------------------------------------------------------------------------------------------------
替楼主编辑了下格式,删去了一下网站拷贝的其他标题,方便阅读 patrickzhu
-------------------------------------------------------------------------------------------------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5-2 15:55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