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特朗普与习近平就关税、出口管制与芬太尼达成的详细共识是啥? 路透社11月1日报道,白宫周六公布了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缓和两国贸易战而达成协议的细节,其中包括美国下调部分关税,以及中方暂停新的稀土及磁体出口限制。 该协议还包括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避免了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威胁,并将这场微妙的贸易停火延长约一年。 以下是两位领导人周四在韩国釜山达成的特朗普—习近平协议的关键内容: 与芬太尼相关中国商品的关税下调 美国将把针对来自中国的芬太尼阿片类药物前体化学品及相关供应的20%关税减半至10%。据美方官员称,这一将2月首次征收的税率下调至10%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约57%降至约47%。 该总水平包含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中国进口加征的约25%关税、今年4月下调至10%的“互惠”关税,以及既有的“最惠国”关税税率。 暂停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 中国同意对本月公布的稀土矿物与磁体出口管制暂停一年。上述材料在汽车、飞机与武器中至关重要,已成为北京在对美贸易战中最具威慑力的筹码之一。若实施,这些管制将要求含有更大范围元素“哪怕痕量”的产品都需出口许可,意在防止用于军品。 白宫表示,中国还将对稀土、镓、锗、锑与石墨签发通用许可证,便于美国终端用户及其供应商使用。 白宫称,这相当于“事实上的撤销中国在2025年4月与2022年10月实施的相关管制”。 白宫还表示,中国将暂停自3月4日以来宣布的所有对美报复性关税,包括对美国鸡肉、小麦、玉米、棉花、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果蔬及乳制品等的加征关税。 同时,中方将暂停或取消自3月4日以来针对美国采取的所有非关税报复措施,例如将部分美企列入中国政府的“最终用户清单”与“不可靠实体清单”。 特朗普政府的出口管制暂停扩围 美方同意对美国商务部扩大“实体清单”的计划暂停一年。该清单限制相关企业采购美国技术商品(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其扩围旨在防止通过子公司或其他公司规避出口管制。 若按原计划扩围,凡被已在清单上的公司持股超过50%的企业将被自动纳入,这将对中国企业影响最大,意味着对数千家中资企业的美国出口将被禁止。 中国承诺采购美国大豆 白宫称,中国同意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至少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之后连续三年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同时,中国还将恢复采购美国高粱与阔叶原木。 今年秋季,中国几乎停止购买美国大豆,9月零采购,转而从巴西与阿根廷进货。鉴于美国农民(特朗普的重要选民群体)抱怨不断,华盛顿推动中方增加采购。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承诺大体只是把采购规模拉回既往水平。 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近2700万吨。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对华销量曾回升至3420万吨,但中国未能完全达标,疫情亦为因素。 白宫还在事实清单中表示,中国将采取措施,恢复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工厂的对外贸易,使关键“成熟制程”芯片重新流向全球。 此外,北京将延长自美国进口商品的“市场化关税排除”程序,相关排除有效期延至2026年12月31日。 中国将终止针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企业的反垄断、反垄断执法与反倾销调查,白宫称。 特朗普政府暂停新的港口费用 白宫表示,北京同意撤销因华盛顿依据“301条款”调查中国在全球海运、物流与造船业主导地位而采取的反制措施,并解除对多家航运实体实施的制裁。 美国方面,同意将针对中国建造、所有与悬挂旗帜船舶征收的新港口费用暂停一年。 该费用旨在重振美国商船建造业,若实施,每次靠泊美国港口的成本可能增加数百万美元。 这些港口费用自10月14日起与针对中国制造的岸桥(ship-to-shore cranes)征收的100%关税一同生效,迅速扰乱了货物流动,托运人为回避与中国相关船舶而推高了集装箱运价。 中国也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包括美国持股25%的全球承运人)征收了自身费用。 白宫称,美国将与中国就此议题继续谈判,同时也将与韩国与日本继续就振兴美国造船业举行磋商。 在芬太尼贩运上的合作 白宫表示,中国同意采取“重大措施”,阻断芬太尼流向美国,包括停止向北美运输部分前体化学品,并对其他化学品的全球出口实施严格管控。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本周对Fox Business表示,双方工作组将在未来数周就减少流量设定“非常客观的衡量指标”,以评估抑制这种致命阿片类药物(每年在美国造成数万起过量死亡)的成效。 美国官员称,特朗普政府最初对中方承诺持谨慎态度,因此在看到具体行动前,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将继续保留。 ![]() 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 ... entanyl-2025-11-01/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 ... entanyl-2025-11-01/ By David Lawder and Andrea Shalal November 2, 202510:12 AM GMT+11Updated 1 hou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