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澳洲和世界时政 查看内容

习近平处于其最为大胆和自信的时刻,特朗普本周将怎么表现

2025-10-28 13:56| 发布者: symeteor | 查看: 606| 原文链接

现在是特朗普重返总统职位以来,外交上最为重要的一周的开始。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面定于10月30日举行,此前特朗普刚刚对本国最重要的亚洲盟友进行了旋风式访问。这将是特朗普与习近平六年来首次坐在一起会谈。在这六年间,中国领导人已经发生了变化。《经济学人》对2013年以来他发表的14000多篇演讲、著作及其他公开言论进行了新的分析,透视其内心世界:如今的习近平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更少犹豫——在谈判桌上面对这样一位强硬的领导人并非易事。

他的个人大喇叭不是Truth Social,而是人民日报——中共的喉舌媒体,细致地记录并发布了他的所有言论,并归档于网上数据库。自2013年以来,这些条目累计超过2000万字(做为对比,中文版《圣经》不到100万字)。分析人士对这些海量内容仔细研读,以期洞悉领导人的思想;《经济学人》则采用计算机用算法将习近平的话拆分成单独词语,考察哪些词的使用频率显著升高或下降,以其在当年所有讲话中出现的占比来衡量。(不过,该分析并包含习近平在任期间写下的130本著作。)



习近平展现出日益自信的姿态。习近平坚持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强国”。强国在其讲话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7%上升到今年的23%。中国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门槛上(从0%升至10%),今年他向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其他领导人多次提及这一说法。这一表述可能体现了他对全球力量格局正转向中国的信念日益坚定。习近平还谈及中国“伟大事业”(从1%升至15%)的复兴。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也可能促使他有关“台湾”的表述稍有增加(从4%升至7%)。

习近平明显正在加快将中国建设为科技中心的步伐。2013年至今,使用频率增长最快的词是“高质量”,今年出现在他的40%的演讲中,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3%。这与他期望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增长的意愿相关。“数字”(从1%升至14%)和“技术”(从17%升至27%)也是迅速上升的词汇。习近平希望中国引领前沿发展。他提到过电动车和无人机,他尤为看重一项技术:“人工智能”今年已在13%的讲话中出现,以前则鲜有涉及。

习近平的语气也变得更加威严。使用频率下降最多的词是“希望”,今年降至24%,而2013年为47%。他现在更喜欢“治理”事物(从11%升至29%)。习近平“关心”的程度比以往下降(从19%降至9%)。“让老百姓能安心吃饭,这就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他曾于2013年对一位店主这样说。而今年,则没有类似向百姓示好的表现。习近平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要“奋斗”(从53%降至38%)或“信仰”(从21%降至8%),更强调“捍卫”(从2%升至17%)和“维护”(从35%升至49%)。他认为中国今日面临的“问题”比往年更少(从52%降至36%),纪律和“秩序”(从4%升至17%)更多了。

但这也显现了某种自负。习近平对“理解”(从24%降至5%)的兴趣减少,转而更倾向于“指明”(从46%升至69%)。他发起的“讨论”变少了(从16%降至6%),对“意见”的兴趣也下降(从25%降至10%)。2013年博鳌论坛面对商界领袖时,他曾说“我愿听取大家的意见,同大家沟通交流”。而今年,习近平主要是在同其他国家元首交换看法。“自我批评”本就出现的很少(2013年为1%),今年则首次自他的话语中消失。他俨然是一位处于巅峰状态的领导人。但自信与傲慢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 ... rump-fare-this-week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