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澳洲和世界时政 查看内容

为什么“少儿不宜”的乡村歌曲正席卷网络

2025-10-25 06:23|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1089| 原文链接

澳洲金融时报:为什么“少儿不宜”的乡村歌曲正席卷网络

这首歌一开始听起来就像普通的乡村音乐,《Country Girls Make Do》用上了节奏轻快的节拍和悠扬的吉他声,让人以为接下来会唱关于威士忌或信仰的主题。但很快,歌词变得让人脸红:当女主唱唱出“像乡村的母狗一样发情”,并以暧昧方式描述触摸玉米时,你就会发现这首歌比任何“红土音乐”(Red Dirt Music)都更露骨。

这首歌故意荒诞不羁,也正因如此,它在网络上迅速爆红,获得了数百万次播放和点赞。

TikTok上甚至流行两种恶作剧:有人骗伴侣跳这首歌,还有人放给家人听,说这是最新排行榜冠军,再拍下他们震惊的反应。

一位祖母惊恐地问:“这是真的吗?”。

严格来说,《Country Girls Make Do》是一首恶搞作品。特别之处在于,它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出自一个名为“Beats By AI”的“艺术家”。用户只需在Suno或Udio等应用中输入几个提示词,无论是普通还是限制级,程序就会生成歌词、旋律、配乐甚至封面。旋律还能调整音高,无需任何音乐知识。

Beats By AI只是众多AI音乐创作者之一。Aventhis是一个忧郁风格的乡村乐团,使用AI创作音乐和演唱,在Spotify上拥有超过65万月听众。另一支完全AI生成的乐队The Velvet Sundown,主打70年代风格的摇滚歌曲,也有近30万听众。

AI的创作速度远超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Aventhis和The Velvet Sundown今年已各自发行三张专辑,而Beats By AI几乎每天都发一首新歌。

AI音乐流行的原因在于它能提供熟悉的声音。

以Beats By AI为例,其作品的魅力之一是对乡村音乐陈规的嘲讽。传统乡村乐仍被视为保守的象征,纳什维尔(Nashville)的唱片公司常规定艺人风格与声音,但新一代Z世代听众恰恰反其道而行。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知识产权法教授杰维斯(Daniel Gervais)说:“我一直在等这种现象出现。”他认为这是“音乐革命”的第一阶段——消费者终于可以自己生成想要的内容,而非被动接受唱片公司包装的产品。任何人只要有时间和兴趣,就能创作出符合自己心情、甚至公然挑战行业规则的热门歌曲。

不过,真正的音乐人并不高兴。包括埃尔顿·约翰爵士(Sir Elton John)、黎波(Dua Lipa)和希兰(Ed Sheeran)在内的艺人,都担心AI公司未经授权就用他们的作品训练模型,却没有给予合理报酬。

串流平台同样头疼:骗子上传AI歌曲,再用机器人假“收听”来赚取版税。Deezer已将这些歌曲从推荐列表中移除;Spotify更在去年9月一次性清除了7500万首AI歌曲,并表示“有不法分子在向系统灌水”。

但不少乐迷并不介意AI音乐的“污点”。

数据公司Luminate发现,三分之一的美国听众对AI创作器乐“基本能接受”;近三成愿意让AI写歌词,超过四分之一甚至不介意由AI演唱AI写的歌。

有人在TikTok评论区写道:“我收回之前骂AI艺术的话,让它继续创作吧。”





来源:

https://www.afr.com/technology/w ... net-20251013-p5n276

Oct 20, 2025 – 2.08p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