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金融时报:我的super账户超过三百万澳元后,super仍然能免税吗? 养老金的免税性质不会改变,因为Division296针对的是个人总退休金余额超过三百万澳元与一千万澳元门槛的人群所征的税。 问:我想了解新退休金(superannuation)规则在“养老金阶段”的税务如何运作。大家都说开始领取养老金后就不用交税,这是什么意思?我理解现在对在“累积阶段”持有300万、1000万或以上的人会有新税。但如果我的退休金在养老金账户里呢?我每年必须提取多少?要交什么税? 答:你的问题正好点出了新Division296改革的一个关键: 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super“养老金账户”的税收。 这项新税的计税基础是你的基金在“养老金免税”生效之前的收益,并且这笔税记在你个人名下。 布里斯班退休金技术顾问SMSF Alliance负责人布索利(David Busoli)表示,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养老金账户本身的税收,因为新税是对“个人”征收的,不是对退休金基金征。基金层面的税没有变化,包括你养老金账户的待遇。新税按基金在享受养老金免税前的收益计算,并由你个人缴纳。 如果在2027年6月30日,你的“总退休金余额”(大致等于你在所有基金中的养老金账户与累积账户之和)超过300万澳元,那么这些合计账户在该年度产生的“收益”将落入新税范围。 也就是说,若有人在累积账户中持有资产,基金目前对投资收益缴15%的税。按新税规定,当相关收益对应的“总退休金余额”部分超过300万澳元时,个人还要再缴15%;当对应余额超过1000万澳元时,再缴25%。这意味着,对超出各自门槛的“那部分收益”,基金税与个人税合计将分别达到30%与40%。 对于同时拥有养老金账户的成员,布索利说,计算Division296时,会“好像没有养老金免税一样”来计算,仅在计算新税时,把养老金收益当作累积账户收益对待。 这意味着:就该成员养老金收益中“超出门槛的那部分余额”而言,基金税与个人税合计将分别相当于15%与25%(仅按超额比例计算)。 布索利补充说,虽然成员的总余额中有多少在养老金账户,对这项新税本身并不关键,但如果在一年内通过养老金提取或成员领取使“期末总余额”降到300万澳元以下,可能就不再触发新税。 他举例:某成员在2026年6月30日的总余额为350万澳元,2027年度账户收益为22万澳元。若她当年合计提取养老金与一次性领取共72万澳元,使2027年6月30日的总余额回到300万澳元,则不需缴纳Division296的新税,布索利表示。 独立SMSF专家科利(Graeme Colley)指出,新规则针对的是“总退休金余额超过300万澳元”的成员如何计税,而非养老金税制本身,养老金的税务在八年前已定型,这是两套彼此独立的政策。 当年特恩布尔政府为“从累积阶段转入免税养老金”的金额设定了上限。 同一时期还引入了按年龄划定的最低提取比例(以每年7月1日的养老金余额为基数):65岁以下4%,逐级提高,到95岁为14%。 在2017年之前,你可以将任意金额转换为免税养老金,没有上限。 科利说,自2017年中实施“转移余额上限”(Transfer Balance Cap,TBC)以来,可保留在养老金账户的金额受到重大限制。该上限自160万澳元起步,按CPI以每10万澳元为单位指数化,自7月1日起已升至200万澳元。超过上限的金额需提取,或转回累积阶段,在累积账户中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租金与资本利得)按15%计税;持有超过12个月的资本利得享三分之一折扣,实际税率为10%。而累积账户的“本金一次性提取”仍免税。 展望未来,科利认为这两项政策将在“指数化方法”上保持一致,但本质上仍各自独立。 关于指数化,科利推测:新门槛将采纳与TBC类似的CPI指数方式。CPI累计每达15万澳元,300万门槛就上调至315万澳元;1000万门槛则上调至1050万澳元。 新门槛将与TBC同比例调整:300万门槛按每15万澳元(相当于TBC的1.5倍步长)上调;1000万门槛按每50万澳元(TBC的5倍步长)上调。 “我认为按CPI指数化是公平的,”科利说。“虽不及平均周薪增速那么快,但以1000万门槛为例,每次上调50万是5%的涨幅,视通胀而定,大概每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 布索利也评论说,将300万门槛按每15万澳元的CPI步长上调,会使其与适用于养老金的“通用TBC”(目前为200万澳元)保持一致性,因为TBC同样按CPI、每10万澳元为单位进行指数化。 来源: https://www.afr.com/wealth/perso ... lus-20251014-p5n2cy John Wasliev Oct 22, 2025 – 5.00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