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金融时报:查默斯总算明白了:不存在的收益,无法征税 对super收益中的“未实现增值(taxing unrealised gains)”征税,这一念头在长期投资、非流动资产与估值波动的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你不可能总得偿所愿。但若你努力,有时也许能得到你所需。”——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 当联邦财政部长查默斯首次提出对super中的未实现增值征税时,他将其包装为一项温和改革,声称可让制度“更公平”,因为在他看来,拥有高额余额的人获益过多。 财政部长查默斯于周一下午宣布对工党方案的变更。 细节一公开,矛盾也随之显现。对尚未兑现、尚未分配、甚至尚未得到确定估值的“纸面利润”征税,不是改革。 这等于背离现代税制的一条基石原则: 只在收入“实现”时征税,而不是在“想象”时征税。 如今,随着该提案被突然搁置,查默斯没有给投资者他们所想要的,却给了澳洲所需要的:从数十年来最不合逻辑、最有缺陷的税措之一中解脱出来。 市场奖励确定性,惩罚扭曲 当政府政策脱离现实时,市场自会把现实拉回来。 财政部长终于学到投资者一直懂的道理: 经济现实不会向意识形态弯腰,这种张力也无法靠立法抹去。 不论“公平”“改革”的政治辞令如何,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是健全经济政策的规律。你无法对不存在的东西征税;你也无法在动摇投资基础原则的同时建立信任。 政治能主导头条,但市场决定结果。决策者若忽视这个现实,资本就会后撤,创新会放慢,最终代价由每个澳洲人承担。 这次经历提醒查默斯: 好政策始于意识形态止步之处,回到长期投资者每天奉行的纪律与务实。 它从未算得通 对未实现增值征税,只在理论模型或学术论文里看似可行。一到长期投资、非流动资产与估值起伏的现实,就会崩塌。 按原提案,super基金可能被迫为一家未上市公司或一处房产的“账面上涨”缴税,即便该资产随后下跌,甚至从未出售。每年为成千上万非流动资产估值,其行政负担也极为沉重。 “此次撤回,根本上承认了一个事实:意识形态不能凌驾于投资逻辑之上。” 对自管式super基金(SMSF)而言,冲击会更重。投资者可能被迫抛售生产性资产,只为缴纳“假设收益”的税,这会削弱储蓄激励并破坏市场稳定。 自2023年立法首次提出以来,我们一直带头揭示财政部方案的缺陷。通过超过150页的研究、公开信、政策意见,以及与绿党和在野联盟党的直接沟通,我们传递的信息是:靠给“未兑现的雄心”征税,建不起一座高效的经济。 成千上万散户股东表示赞同。包括前财政部官员与澳洲现代super制度的共同设计者,前总理基廷在内的经济学家指出,此税会损害super体系的公信力。 逻辑高于样子货 在堪培拉,有人把此次撤回称作“技术性调整”。事实并非如此。这是明确承认:意识形态不能盖过投资逻辑。 对未实现增值征税,会把澳洲推向发达经济体的“异类”。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多数先进税制,均只对“已实现”的收益征税。这一原则已被数十年的司法实践与财政务实所固化。 归根结底,财长查默斯的后撤体现了每位投资人都曾付出代价学到的一课:按市值波动并不是收入,逆着市场基本面下注,结局往往不好。 财政部长撤回的信号很强。投资者渴望稳定与可预期性。任何把不确定性注入资本规划的突然政策试验,市场都不会买账。 这起事件也提醒堪培拉:澳洲4.2万亿澳元规模的super体系不是政治玩具,而是国家投资的引擎。它为基建、创新与退休安全提供资金。 取消对未实现增值的征税,重申了一个原则:政策不应由政治表演驱动。 下一步工作 财政部的新提案与威尔逊资产管理(Wilson Asset Management)在经济改革圆桌会上提出的意见相呼应,包括对高余额账户征更高税率。同样可喜的是,新方案只对“已实现收益”征税,并把300万澳元门槛与通胀挂钩。 也可以主张,指数化应参考资产增长。 政府应鼓励澳洲人有抱负、敢于在未来上投资。尤其值得欢迎的是财政部支持低收入劳动者的提议。帮助年轻人和中低收入者多留住一分所得,是好政策。 当务之急,是让这套逻辑持续生效。每位投资者都明白:信心一弱,投资就会干涸。承认这一点,财政部长就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意识形态回到经济学。这一课,将惠及他本人与全体澳洲人。 澳洲的退休金制度需要一个稳定、长期的政策框架,去鼓励投资、提升生产率并增强自给自足。不断“微调”,无论是对纸面利润征税,还是随意设限额,都会侵蚀信任,吓退参与者。 澳洲的经济实力仰赖深厚而自信的资本市场。 这需要能奖励长期承担风险的政策设置,而不是惩罚它。 查默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投资者不想要他曾提出的。可这一次,澳洲得到了它所需要的: 以经济理性为根基的政策。 ![]() 来源: https://www.afr.com/policy/tax-a ... eal-20251014-p5n2cz Geoff WilsonInvestment manager Oct 14, 2025 – 3.37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