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生活其他 查看内容

澳洲生活在衣食住行通讯方面的全面落后

2025-10-13 21:58| 发布者: honester | 查看: 1999| 原文链接

对比国内的整洁有序,舒适安全,我认为各位国内来的小伙伴,早已无需对澳洲盲目魅,毕竟你不是来自孙颖莎现在打亚锦赛的地方。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我为什么要脱离国内这么舒适的生活环境,来澳洲受插队苦,学雷锋当房东,吃不正宗的中餐,穿target买的丑衣服?

在“穿”的方面,在澳洲买衣服,常有种“被迫将就”的感觉。Myer、David Jones里的衣服质地平平,却动辄几百刀;Target、Kmart几十刀的衣服,放在国内拼多多也就十几块。款式单一、色调寡淡,剪裁宽松得像不分性别与年龄。澳洲人穿衣讲究“舒服就好”,一年四季T恤短裤,人群像复制粘贴。反观国内,服装早已成为生活的艺术:商场与网购百花齐放,从平价到定制,样式翻新之快让人跟不上潮流。澳洲的“穿”是生存的需要,中国的“穿”是审美的表达。

食:中国的餐饮世界堪称人间奇迹。早晨的豆浆油条、午后的兰州拉面、夜宵摊的烤串麻辣烫,哪怕是小区门口的快餐,都能让人找到家的味道。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食材、刀工、火候、调味四者缺一不可。到了澳洲,所谓“中餐”往往被异化成甜口糖醋肉、油炸春卷,味道寡淡,毫无灵魂。澳洲食材虽新鲜,但食谱单一。超市的蔬菜水果种类寥寥,肉类虽多,却只会烤、煮、煎几种做法。哪怕自己买羊肉回家,调料齐全,味道也终究是业余水平。久而久之,食变成了任务,而非享受。

住:澳洲的房子宽敞却冷清。墙体薄如纸,冬天冷气能从每个缝隙钻进来,夏天又热得像烤箱。没有地暖、没有保温层,窗户还常年漏风。夜里四周一片寂静,看似安全,其实防盗设施简陋得令人心慌。屋前无监控,屋后无围墙,一旦发生意外,往往无人察觉。反观中国的住宅区,物业巡逻、保洁定时、快递代收、安保全天候。水电燃气缴费一键搞定,邻里间有烟火气,连小区花坛都有人打理。住在国内,是被照料的;住在澳洲,则是一场自给自足的长期考验。

行:这一点更是天差地别。中国的大城市交通系统堪称世界级典范——地铁四通八达,公交分钟级发车,打车、网约车便捷且价格公道。无论多晚,总有人在路上。而澳洲的公共交通几乎像是为了表示“还有”设计的:班次稀疏、线路有限,晚间常停运。火车常误点,巴士常早到,错一班就得再等半小时。车价高、油价贵,买车养车堪比养孩子。

通信:这在澳洲更是“掠夺性”的现实。国内四十块钱套餐,手机流量、家庭宽带、电视全包,视频清晰不卡,下载速度惊人。澳洲却是反其道而行,每月上百刀的NBN还时常掉线。5G覆盖不全,速度还不如国内4G。一个人若要保持信息畅通,手机套餐每月最少五十刀,还得心疼地计算流量。互联网费用贵得离谱,却服务一般,让人怀疑这片大陆是不是还停留在十年前的网络时代。

总之,在国内,衣吃住行通信几乎不需你多操心,系统(app)已替你把效率和便利做到极致;而在澳洲,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像在修行。你要亲手打理、亲自比较、亲自计算,一点点摸索出最佳组合秩序。也许正因如此,澳洲的“自由”并不轻松,它不是馈赠,而是要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孤独与代价去换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