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金融时报社论:自由党若走经济与文化民粹路线,将失去未来 在联邦自由党内部陷入选后动荡之际,一部分人正试图让党走向民粹主义的歧路,而非坚持理性稳健的经济路线。 表面上,保守派攻击党魁苏珊·莱伊(Sussan Ley)是为了阻止自由党变成“轻量版工党”,但讽刺的是,领导挑战者安德鲁·黑斯蒂(Andrew Hastie)却呼吁重建澳洲汽车制造业,这一行业当年靠政府补贴维持生存。 这与阿尔巴尼斯政府的“澳洲再造未来”工业政策并无本质区别,该政策近期还为霍巴特与皮里港(Port Pirie)冶炼厂以及怀阿拉(Whyalla)钢厂提供了纾困资金。 尽管工党在9月经济改革峰会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但在税制、劳工与监管方面仍缺乏能真正扭转生产力和人均生活水平下滑的系统方案。阿尔巴尼斯与财政部长查尔默斯目前没有任何能提升民众实质生活水平的第二任期计划(除补贴外),而通胀再次抬头、降息前景受阻、公共债务即将突破1万亿澳元之际,自由党的任务应是重建经济信誉、监督政府财政表现。 然而,自由党部分成员认为党的未来在于迎合经济和文化民粹,这种做法只会取悦少数极端支持者。前党领袖达顿此前的“特朗普式”选举策略已导致联盟党在5月选举中惨败,如今仍有人幻想民粹浪潮能像美国特朗普、英国法拉奇(Nigel Farage)的改革党那样在澳洲复制成功。 这种想法不仅无视选举教训,也忽略澳洲的强制投票制度与严密边境政策,使得民粹主义在本国缺乏成长土壤。 把“重振澳洲制造”和“排斥移民”混为一谈,绝非重建之路。 黑斯蒂上周辞去影子内政职位,理由是莱伊拒绝让他掌管移民事务,他还在社交媒体上指责移民“失控”,声称澳洲人“仿佛成了自己国家的陌生人”。虽然移民规模与结构确实值得讨论,但这种言论只会进一步疏远年轻人、职业女性和移民群体,这些正是自由党流失最严重的选民。 如今,自由党在大城市几乎全军覆没,几乎不再掌控多元族裔选区。黑斯蒂与议员普赖斯(Jacinta Nampijinpa Price)声称“印度移民被引入以投票给工党”的言论,更显得脱离现实。 事实上,澳洲的移民体系总体成功。 社会的多元与包容使主流民众对移民普遍友好,这让反移民情绪始终局限于边缘政党,如韩森的“一国党”。 莱伊虽然在党魁选举中险胜,但她已承认自由党与现代澳洲脱节,并开始尝试在政策上与工党划清界限。 她上月批评民众“对政府依赖过度”的演讲便是一例。 然而,她的改革仍受制于党内分裂与尚未完成的选后检讨,给了黑斯蒂等人可乘之机。 只是,如果自由党继续沉迷怀旧与排外情绪,将彻底坠入民粹陷阱,失去重获社会信任的机会。 来源: https://www.afr.com/politics/fed ... ism-20251001-p5mz62 Oct 5, 2025 – 4.39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