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金融时报:澳洲富豪们如何利用另类投资为财富保驾护航? 随着澳洲越来越受到全球风险的冲击,传统的财富“双支柱”:房地产和股票,单独依靠已不再让人感到稳妥。 几代以来,澳洲家庭通常只投资于本地房产和股票,如今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 问题已不再是“我们下一处买哪套房子”,而是“我们的财富该放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存在?” 越来越多的人把艺术品和奢侈收藏品纳入讨论范围。 另类投资热度上升 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国内经济脆弱、未来可能增加的财富税,以及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 更隐秘的是,餐桌上的新焦虑,如果澳洲政府推出资本管制,限制资金外流怎么办? 过去被视为不可思议的情景,如今已不再完全不可能。 越来越多家庭开始寻找可携带、全球认可且能长期保存价值的投资品。 艺术与收藏品的角色 与房地产不同,艺术品没有土地税,不受限于固定地点,也不记录在公开注册簿上。 与股票不同,其价值不依赖市场指数或财报表现。 与黄金不同,它还具备文化意义与个人情感价值。 对于追求投资韧性、希望进行海外多元化的家庭来说,高端艺术品是可信的财富载体,它机动、隐蔽,并可代际传承。 收藏家多倾向于购买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这类作品市场成熟、出处可靠、全球需求强劲,可作为文化资产,同时又是便于在国际保税仓(freeports)中持有的财富载体。 保税仓的使用 所谓保税仓,是位于特定司法辖区的高安全仓储设施,可无限期存放艺术品、红酒、珠宝等贵重物品,而无需缴纳进口关税或税费。 它们遍布日内瓦、新加坡、卢森堡、纽约和特拉华州,在艺术界几乎成为“杰作长期隐秘存放”的代名词。 例如,达·芬奇的名画《救世主》(Salvator Mundi)在2017年以4.5亿美元拍出前,就存放在日内瓦的保税仓中。 保税仓提供博物馆级环境、顶级安保、画廊式展示空间,通常位于国际机场附近的自由贸易区。由于技术上这些艺术品被视为“在途”,它们可在不离开仓库的情况下买卖,从而简化物流并减少海关风险。 同时,亚洲一些大型私人银行正扩展艺术品抵押贷款服务,存放在保税仓的作品越来越常被用作贷款抵押。 架构与合规 然而,艺术并非“即买即用”的投资。在一手与转售市场,严格尽调必不可少: 选择可靠卖家与艺术家,核实出处与真伪,获取书面估值,确保完整文件。 流动性仍是挑战,艺术品无法像股票那样迅速套现,且交易成本高昂,包括顾问费、拍卖佣金、资本利得税、仓储费、保险、运输与修复费用。 与任何大额购买一样,法律和架构设计至关重要。 艺术品可通过信托或公司持有,纳入更广泛的遗产与税务规划。 关键是确保在本地和海外均符合法规的同时,保留未来的灵活性。 经过适当的结构与合规安排,艺术与收藏品可以成为家族全球财富规划中的合法有效组成部分。 最终,艺术与收藏品在澳洲财富规划中的崛起,反映了更深层的转变。家庭意识到,他们的财富不仅是账面数字,还包括需要保护、增长并传承的有形与无形资产。在金融条件与政府政策可能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安全购入并存放海外的艺术品,正成为新话题的一部分。   来源: https://www.afr.com/wealth/perso ... nes-20250904-p5msfx Alana KushnirArt lawyer Sep 8, 2025 – 2.40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