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H:三万人一起应聘Stephanie申请的财务职务,两项“软技能”助她胜出 要在“四大”咨询公司拿到毕业生岗位,几乎等于为职业生涯装上助推器。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光有漂亮的大学成绩单是远远不够了。 当Stephanie Arezzi今年2月走进悉尼Quay Quarter Tower、刷卡入内时,这一再普通不过的动作,是澳洲另27,198人梦寐以求的场景。不仅因为那栋大楼是“2022年全球最佳建筑”,更因为这意味着她闯过了极低的录取概率。 这位数据分析师(data analyst)是德勤澳洲2025届全国毕业生项目的614名录取者之一。德勤亚太区首席执行官David Hill早在1995年就迈过了这道门槛。电信公司Telstra的CEO Vicki Brady亦起步于毕马威(KPMG)。他(她)们并非个例。 但在较弱的经济环境下,各行业毕业生岗位同比下降15%,这一机会比以往更难抓住。 完美成绩与娴熟技术,已不足以在愈发拥挤的赛道中脱颖而出。 德勤澳洲首席人力官Tina McCreery说:“你无法教会的是对好奇的开放,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渴望。” “今天你可能服务四大银行,明天就在公共部门,再下一天也许在矿区现场。” “你必须具备快速切换的能力,能与各类客户和多元团队合作。” 如何在成千上万候选者中出圈 澳企有的从8月启动校招,四大要么在项目开始前12个月(约2月)开放申请,要么常年开放。德勤采取前者,McCreery称此举为吸引最佳候选人。 更长的周期也让团队借助技术从海量简历中筛出“最强者”。但这只是第一阶段。 随后,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通常历时数周至数月,设置在线测评、限时视频问答、含小组任务的评估中心、一对一面试等关卡,层层淘汰。 Arezzi觉得心理测评“紧张”,但让她至今难忘的是评估中心。她回忆,团队拿到情境题后,进行到约四分之三时,招聘官“突然带来一条新信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路”。 她说:“很明显这是在考你如何应对这层‘加码’和额外压力。看你在局面被打乱时是否还能保持冷静从容。” Arezzi当时在读数据科学硕士,让她过了“门槛”;真正让她坐到“正式饭局”前的,是本科的戏剧学,以及那套软技能: 清晰沟通、在高压中快速反应。 生成式AI已深度进入用工流程,候选人用它写申请,企业用它筛人;在工作中亦然。(8月曾有人质疑一份德勤报告含AI杜撰引语,德勤予以坚持;并无任何迹象表明Arezzi或McCreery涉此。) “没有学术资格你进不了流程,真正的‘区分点’越来越是‘人类技能’,而这也是与AI高效协作的关键。” PwC澳洲首席人事官Karen Lonergan说:“现在的差异化在于能与同事、也能与‘AI代理’协作的能力。” 前澳航人力高管Lonergan在小组面试中看重“会问好问题、好奇心强”的候选人,更偏爱“强学习取向”而非“热衷展示自己已知”的人。 “变化会很多,我们还无法预判。我们不希望的是‘我有某学科荣誉学位,所以我万事俱备’。我们找的是谦逊的人,更关心自己不知道什么。” PwC澳大利亚咨询部高级助理Sarah Dang在2023年以毕业生身份加入,此前一年参加过“vacationer”实习。除商科学位外,她也修读心理学;她还把零售店的经历转化为素材。 “我在一家珠宝店打工。想想你练就的沟通与人际技巧,客户老来抱怨手链坏了,怎么处理投诉?” Dang为面试准备了一周,每晚花数小时对镜练“15秒电梯自我介绍”,并在LinkedIn尽可能了解面试官背景。 安永毕业生顾问Fiona MacKenzie也采取类似策略。她的大量准备时间用来“做功课”,并在一页纸求职信里对齐自我价值与公司的主张。 MacKenzie说:“我想把信息传达得准确,提高进入心理与认知测试环节的几率”。 吸引她的除与同届伙伴“抱团成长”的好处外,还有广泛涉猎不同客户、主题与业务线的机会。招聘方同样看重候选人“广谱”的人生经历。 安永大洋洲副CEO兼人力负责人Jenelle McMaster说:“我们强调‘文化增益’而非‘文化匹配’,不是把一个模子套在所有人身上,而是看你能给我们既有文化带来什么增值。” 职业与面试教练Leah Lambart建议,旅行、创业或副业也能加分,关键在于“走出舒适区、承担领导力与韧性要求”。 McMaster呼应道,她看重适应力、成长型心态与学习意愿。 毕马威审计与鉴证分析师Ella Nugent就是一例。 Nugent大学期间因新冠一直远程上课,她把毕业生入职从2024年延到2025年,先去新州雪山和海外滑雪18个月。 她说:“我觉得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独自去日本住了五个月,这需要很大勇气,也教会了我独立与自我成就。” 她称进入办公室后的九个月里,勇气与韧性用得最多。雇主还看重包容性。 Lambart建议客户在小组讨论中“创造机会让安静者发言”,展现团队协作与尊重。 她做毕业生辅导逾10年,发现今年需求显著上升(简历与求职信撰写、面试准备等)。她将此归因于大环境,尽管有传言称AI会消灭部分入门岗位,Indeed澳洲也记录到跨行业毕业生岗位投放变少。 德勤、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均否认澳洲毕业生名额发生“实质性变化”,整体从2023到2024有下降。 毕马威澳洲人才吸引负责人Rob Dunderdale称,公司的毕业生规模高于疫情前。他强调历史教训(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大幅缩招毕业生是错误的,“几年后你会在经理梯队上吃苦头。” 毕马威澳洲2024–2025财年影响力报告显示:该财年录用毕业生637人,本财年预计相近。安永澳洲2025年录用毕业生595人,高于2024年的580人。 如何回答那道人人惧怕的面试题 四大在毕业生面试中总会问这道题。职业与面试教练Leah Lambart给出的,是他们想听到的回答思路。 德勤将自3月起迎来730名毕业生(38,218份申请)。尽管规模较2025届增加116人,但竞争更激烈,中签率1.9%,低于Arezzi当年2.2%的概率。 普华永道澳洲年报(6月发布)称,2024年申请量较2023年增长20%。 更“血腥”的现实是:Arezzi、Dang、MacKenzie与Nugent都有共同点:均通过“vacationer”实习通道拿到毕业生offer。 Lambart说:“最大建议是尽量在毕业生流程前就拿到实习。” 一些公司为往届实习生预留的毕业生席位可达数百,进一步压缩了“新面孔”的机会。 但实习项目竞争同样激烈。将于12月入职德勤澳洲的vacationer中签率仅约2%。 Lambart说:“实习不一定非得正规项目。可以直接联系机构,争取寒暑假或每周一天到岗。我会鼓励低年级学生尽早主动累积相关经验。” 来源: https://www.smh.com.au/business/ ... 0250825-p5mppg.html ByBronte Goss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