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人:摩洛哥如今已成为贸易和制造业强国 摩洛哥北部海岸的坦吉尔地中海港口面向繁忙的直布罗陀海峡。离港的船只将汽车和货物运往全球180个地点。 港口内,卡车在炽热阳光下的道路上穿梭不息。 坦吉尔地中海港正在不断扩建,展示着摩洛哥作为制造和贸易中心的雄心。 摩洛哥位于欧洲南大门(也是非洲北入口)的地理优势帮助它融入全球供应链,外国投资迅速增加。据数据公司fDi Markets称,自2020年以来,摩洛哥已吸引约400亿美元的新建制造业投资,跻身全球最大受益国之一。因此,摩洛哥的出口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三分之二。 摩洛哥官员将这一成功归功于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对外资友好政策。为了取悦海外企业,政府在发电、港口、铁路、公路和太阳能设施上投入巨资。2001年至2017年间,每年基础设施支出占比在25%至38%之间,居世界前列。 成果包括一条沿西海岸运行的高速列车。在通往坦吉尔地中海港的道路上,司机经过无数风能与太阳能农场,以及准备迎接投资的经济特区。 也许对欧洲企业最大的吸引力是一份2000年与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随后与60个其它国家的优惠协议相继达成。这吸引了雷诺汽车的大额投资,随后是Stellantis(其最大股东Exor是《经济学人》母公司部分持股人)。 零部件供应商如矢崎(Yazaki)也相继到来。 前工业部长表示,这些活动“展示了”该国的投资友好环境。 如今,船只每小时从坦吉尔地中海港驶向欧洲,运载雷诺制造的整车,以及用于其它产业的零部件。沿海的拉巴特郊区Kenitra工业区聚集了Stellantis、美国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Lear、欧洲车用零部件公司佛吉亚(Faurecia)以及中资的耐世特(Nexteer)。自2012年以来,汽车企业已在摩洛哥投资超过80亿美元,占同期外国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美国包装公司国际纸业(International Paper)也在此建立大型工厂为出口货物提供包装。 去年,摩洛哥成为对欧洲出口汽车和零部件的最大来源国,超过了中国和日本。 摩洛哥工业与贸易大臣Ryad Mezzour打算在其它行业复制这一成功。 他希望扶持50多个高附加值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和制药业。 开始攀升 摩洛哥已在价值链升级方面取得一些成功。在Kenitra,法国航空航天工程公司赛科拉科技(Segula Technologies)的当地子公司SIMRA为空客、庞巴迪和赛峰等工业巨头生产零件。该公司称其零件按价值已占空客A320客机部件的约5%,高于十年前的2%。欧洲铁路设备制造商阿尔斯通(Alstom)则在距离此地约300公里的非斯工厂生产电气开关箱和电缆。 这些活动让欧盟成为摩洛哥迄今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资金也开始源源不断来自中国。中国企业已签订协议,投资至少一百亿美元在电动汽车和电池项目上,占过去两年“一带一路”相关投资的约5%。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国投资者常常不打招呼就来,会讲阿拉伯语,办事速度快。占全球市场近4%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已在Kenitra投资逾60亿美元建厂。中国海外工程集团也将协助修建一条高铁线路。 然而,这些投资可能带来弊端。与中国的深度绑定可能让摩洛哥更深地卷入特朗普的贸易战。 一些官员还担心过于依赖外资战略忽视了本土企业发展。国内几乎没有工业巨头。 事实上,在Kenitra仅有一家摩洛哥公司从事塑料与电镀。 尽管与中国关系日益紧密,摩洛哥的出口增长仍主要依赖欧洲,而那里的竞争愈加激烈。2023年,欧盟委员会对铝制车轮征收反倾销税;这些产品大多由在Kenitra建有多家工厂的中国企业中信戴卡(CITIC Dicastal)生产。结果,该公司决定在葡萄牙而非摩洛哥设立新工厂。去年,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曾考虑在Kenitra建新厂,但最终被西班牙的财政诱因吸引。 摩洛哥官员仍希望说服欧洲领导人收紧保护主义。但他们也在非洲寻找机会,摩洛哥是非洲最大的投资国之一。该国正牵头建设一条长达5600公里的尼日利亚天然气管道,途经11个国家。 韩国浦项制铁(POSCO)和法国能源公司Engie已在卡萨布兰卡金融城设点,该地自称是进入非洲的门户。 贸易部长Mezzour表示:“所有挑战都会迫使我们实现多元化,而我们会做到。我们很有竞争力。” ![]() ![]() ![]() ![]() ![]() 来源: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 ... acturing-powerhouse Sep 4th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