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与心理初探 by Lawrence 陈 ” 我们不是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安塞尔 · 亚当斯 (Ansel Adams) Pic 1 swan 攝影技术於1839 年由法国画家路易 · 达盖尔 (Louise-Jacques-Mande Daguerre) 正式宣布发明。經过近二百年资本主义技术创新和革命的原动力驱动下,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一人拥有多部摄影器材,每天过目无数影片,影像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時代。技术的革新,催化出摄影技术中艺术人文范畴的语言,理论的空前发展。 心理学(哲学)在东,西方都有千万年漫长的流源,而现代意义心理学(Psychology)则由德国医生,生理学,哲学家威亷·冯特 ( Wilhelm Wundt) 与奥地利脑科医生西格蒙德 · 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等人於十九世纪末奠基。就像其他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心理学經歷了上百年,不断的觀察,实践,更新。它的理论,可重复性量化地全方位涵盖每个人的生活各層面。 筆者在澳洲從事人文医疗服务二十多年,於香港高中时代接触攝影,深受影响。本文篇幅有限,目的在于抛磗引玉,鼓励各位影友,读者们参与对话和思考。 Pic2 Islam window 完形心理学 (Gestalt 格式塔 psychology) “好的照片在于情感的深度,而非景深” 彼得 · 亚当斯(Peter Adams) 為什么某一些摄影作品让我们喜欢和感动?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读懂“ 影像? Pic3 father 中华文化古典语景:“一叶知秋(西汉)”,“窥一斑而知全豹(南宋)”。从局部推知未来,从局部观整体;在時空上跨越了西方现代完形心理理论一,二千年。大約一百年前,德国心理学家马科斯 . 韦特墨(Max Wertheimer)等人,理解了人類大脑视觉認知运作的“整体观”,归纳梳理成完形心理理论,解構了人类视觉心理和情感的互动原理和認知反应,也总結了“动态的整体” 和 “整体不是各部份的总和”。 完形理论之摄影应用如下: 1)相似性 Similarity ,2)主体与背景 Figure and ground ,3)闭合性 Closure,4)对稱性 Symmetry ,5)连续和接近Continuity and proximity ,6)共同命運 Same fate 。 Pic 4sunset closure enclosure Pic 5 sunflower figure ground 靜观/内观/正念 (Mindfulness,Vipassana) "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夢,向内審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榮格 (Carl Jung ) 奥地利心理分析家 “它(摄影)有一个靜坐冥想的方面.....,当我四处逛逛摄影時,我会进入一个特定的思維能力,我觉得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更加了解。" 当代世界人文摄影大師 史蒂夫 · 麦凯瑞(Steve McCurry) Pic6 Buddha heart 靜观起源於印度古文化,約二千五百前发展為佛教襌修方法。七十年代 由美国麻省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巴金( Jon Kabat-Zinn) 重新现代化整理,其导师為旅法越裔一行禅师和韓国崇山禅师李德仁。卡巴金在科学验证下,将静观編輯為目前全球主流的心理静观正念疗法。在澳洲全国共有約三千多名精神專科医生和約六千多名心理治疗师,绝大部份都經过靜观理论和实践训练。在摄影拍摄与后期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是需要非常專注在当下(Focus on the moment )的过程, 也需要感受当下的環境氣氛和自身情緒的互动;因為有心靈觸动和情緖感觉,我們按下快門;在街头小巷,在雪山冰川;无時无處,拍摄过程可以切换为有意或无意的非静坐式靜观/开放式靜观 (Mindfulness without meditation) 。也就是人文摄影大師 史蒂夫 · 麦凯瑞(Steve McCurry)所说:“聆聴我们内心的声音” 和 “ 摄影的禪修靜坐冥想性质素(Contemplative or meditative quality to photography)”。近二十年来,脑神经科学(Neuroscience)證明,靜观可以改变大脑功能与結構;不少科学隨机对照(Randomised control trials) 数据显示效益: 1 )提高改善免疫 2)治疗心理疾病,改善心理健康,尤其是现代社会常见的憂鬱症和焦虑症等等 3 )减少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风险 4 )維持记忆和减緩记忆認知衰退 5 ) 幫助放松,减压,入睡,改善睡眠质量。 6 )减肥,戒烟 7)消除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暴躁,怨恨)等影响,帮助人际关系和互动。 8 )管理慢性疼痛 等等 视觉"整体观”,受体(观察者)开放了想像与認知机制,申延出 社会对“葯物”的定义新理解;意识下的参与,观察和视觉感受,一旦成为个人常用程序,仪式(Programs,Ritual ),它便是葯物。视觉行为改变了脑部的化学成分,達到可观察到,重複性和可量化的治疗效果。在相当一部分人之中,它可以代替或减少每天所服用的葯物。尤其是抗憂鬱葯,安眠葯 ,抗焦虑药,止疼药等等这些臨床的常用葯。 Pic7edwardian 摄影艺术与自我意识(Photography art and self consciousness) pic8 bird self "如果你还保留着我的相片,那么,我一直都还在你心中” 佚名 Pic9 lake couple 在后宗教现代西方社会,艺术和摄影的普及化孕育了新的人文语景。摄影艺术可以揉和心理疗法(Psychotherapy) 与表达性视觉艺术(expressive visual arts) 。 摄影拍摄过程以及后期的再創作,往往可以是作为自我探索,自我理解,接受,康复和繼續个人成长。從佛洛依德的潛意识(Subconsciousness )到马斯洛(Maslow) 的自我實现 (Self actualisation)。摄影过程的慾望,追求和创造性行为,成功或失败的感受,我们可以尝试视为重新体验和解决一部分我们内在冲突(Unresolved issues)的方式 。 Pic10 street ladies/other 結语 “沒有真相与真理,只有观察的角度" 佚名 我們进入了一个全民皆拍,全民皆影的時代;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对待拍照。在澳洲这个多元文化,自由幸福的國度,也是东西方思想碰撞和产生火花的地方。希望大家快乐摄影, Happy Photographing ! 文:Lawrence 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