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国际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警告电车生产商停止减价以保护经济

2025-8-5 17:20| 发布者: astina | 查看: 3051| 原文链接

在持续通缩有损经济发展的担忧中,中国敦促他们的电车制造业停止减价,控制产量。

近月来中国官员一再说需要遏制电动汽车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内卷化”,这指的是投入更多努力和财力但收益越来越少的现象。

习近平直接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本月在一次异常直率的讲话中,批评了地方政府盲目过度投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这些行业被中国政府列为战略重点,但也面临着发展过热的风险。

在另一次7月23日的讲话中习强调必须打破困扰中国部分经济领域的“内卷”循环。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被视为特斯拉竞争对手的中国国部分大车企上个月被叫去和监管机构开会,收到了产能过剩的警告。

总部设在北京和上海的独立咨询公司胡同研究在一份最新简报中指出:“在习近平最近讲话之后,中国各地政府机构迅速做出反应,承诺将实施供给侧减产措施。”

“这些动向不仅凸显出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反映出这一问题在中国经济中的广泛性。”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经济中,消费者不愿轻易掏钱,只愿意支付极低的价格。各行各业的企业常常将价格压到接近或低于成本的水平,以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的电车行业也不例外,很多车企老板一边抱怨这种现象一边也身不由己。

比亚迪多次下调旗下低端车型海鸥的价格,最新报价为55800元,几乎比官方零售价低了20%。今年3月,该系列全线降价三千。比亚迪的竞争对手之一长城汽车今年6月推出欧拉3的新版本,售价比去年9月的零售价低约20%。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今年1月对员工说:“2025年市场的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 他还警告一些汽车企业将无法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价格战中生存下来。

中国于上月公布了《价格法》新的修正草案。这是自1998年以来首次修订价格法,目标正是针对当前的价格战问题。

修正案将加强政府设定价格上限的相关规定,明确界定“价格不正当行为”,并遏制“内卷式”竞争,包括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操控价格和进行大宗倾销等行为。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应对措施可能还不够。

去年欧盟对中国产的纯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激怒了北京。近期举行的中欧峰会未能就此问题取得任何进展,而该问题一直是两大贸易伙伴之间的主要症结所在。

但中国汽车制造商转而大力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应对。今年6月中国企业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10%,完全恢复了关税前的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召开会议,讨论未来一年的经济前景。虽然会议没有具体提及反内卷,但强调需要“规范经济领域的无序竞争”。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5/aug/05/china-warns-ev-makers-stop-price-cutting-production-involutio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