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活动在我们孩子的教育安排中占了很大比重,写下此文,权做心得小结与下一步实践的规划,但求诚实对己,坦荡与人,希望能和同好家长们建设性讨论,互通交流。 他山之玉,大有裨益,我们会提前一两年密切关注一些学校的活动信息,学习反推借鉴他/她们的安排,举个栗子: https://www.sydgram.nsw.edu.au/a ... haka-lectures-2025/ https://www.sydgram.nsw.edu.au/news-events/college-street-diary/ https://jamesruse-h.schools.nsw.gov.au/ruse-life.html https://jamesruse-h.schools.nsw. ... petitions_List1.pdf 总体执行策略上,我们鼓励孩子自主召集活动的兴趣小组,类似企业的Center of Excellence,吸引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而作为家长我们则会主动与孩子兴趣小组成员的家庭分享信息,资料,有回报反馈甚好,但并不默认持有此预期,且完全不介意队友在校内成绩超过自己,或者说队友比我们成绩好是更理想的情况。 音乐方面,孩子参加了学校的乐队,也有了一个小小的音乐圈,几个perfect pitch和synesthesia的孩子,我们好像是唯一那个非perfect pitch的渣渣 ![]() 体育方面,孩子在校内自己拉了一个团体比赛的晨练,和老师协商领到了器材,每周一次早上七点四十五一群孩子一起在校内训练,不过水平确实不行,校际比赛输的很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