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国际新闻 查看内容

美国众议院通过税收法案 特朗普赢得重大经济政策转向

2025-7-4 07:03|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1901| 原文链接

彭博社:美国众议院通过税收法案 特朗普赢得重大经济政策转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成功推动美国国内政策大转向。

今天凌晨,美国众议院周四以218票对214票通过总额3.4万亿美元的财政法案,削减税收、压缩社会保障开支,并逆转拜登总统推动清洁能源经济的大部分努力。

众议院当日的表决结果使法案赶在特朗普设定的7月4日最后期限前送交白宫。

为争取少数持反对意见的议员支持,众议院领导层不得不将早前的程序性投票延长数小时。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总统计划周五下午5时举行签字仪式。

总统借助对共和党的强大影响力,通过威胁初选挑战、白宫游说会议及高尔夫球场社交活动,化解了两股阻力:

一是担心债务飙升的保守派强硬派,

二是忧虑大幅削减“医疗补助”(Medicaid)的摇摆州温和派共和党人。

最终,仅肯塔基州的马西(Thomas Massie)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菲茨帕特里克(Brian Fitzpatrick)两名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一道投下反对票。

本周稍早,美国副总统万斯曾在参议院打破平局,为这项庞大的税收与支出法案铺平道路。

总统的胜利伴随众议院彻夜拉票,期间他在社交媒体上痛斥未迅速支持法案的共和党议员,导致表决多次延迟。

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称赞总统打破僵局,连夜向持反对意见者明确表示法案内容不再修改。

斯卡利斯说:“当总统结束谈判,就是投票的时候了”。

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史密斯(Jason Smith)赞扬这项法案具有平民色彩,是“为那些在华盛顿没有说客的人”而立的法律。

史密斯说:“这关乎让失去理智的首都恢复正常,削减浪费、遏制鲁莽支出。如果你有工作能力,就该去工作;不能再让工薪家庭为华盛顿的糟糕决定买单。”

民主党人则表示,法案将剥夺数百万依靠医疗补助维持医疗保障人群的健康权,只为富人减税埋单。

政治冲突

围绕法案的舆论之战将在未来几个月愈演愈烈。民主党寄望选民反弹,在明年中期选举中重夺国会控制权。他们形容总统的标志性立法是“罗宾汉反转”,从穷人手中夺走安全网福利,换取偏向富人的减税。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在表决前的马拉松发言中说:“这项立法将终结我们所熟知的医疗补助。农村医院会关闭,养老院会关闭。”

他补充道,法案“将为富裕、特权、关系户提供减税”,其演讲长达八小时,刷新众议院史上最长发言纪录。

特朗普及其共和党盟友指望法案中4.5万亿美元的减税提振经济增长。

法案将大多数支出削减延后实施,却优先落实具有平民吸引力的减税措施,包括永久提高儿童税收抵免,以及为老人、小费和加班收入提供为期四年的临时减税,这些都是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

初步评估

民调显示民主党人起步占优。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上月调查发现,49%的美国人反对该法案,支持者仅29%,另有21%未表态。

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预测,该立法将在未来十年令美国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加剧投资者对财政前景的担忧。债券市场知名人士、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上月警告,联邦债务负担已“难以为继”,今年美元兑主要货币下跌约9%,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不过,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消除了财政部此前预计最早8月中出现的违约风险。

这份最终版本比众议院早先通过的草案更昂贵,因为参议院共和党人决定永久延长企业利息抵扣、研发费用和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而早先版本仅为临时措施。

医疗补助削减

参议院还对医疗补助削减更深,未来十年减少近1万亿美元支出,包括降低联邦对各州配比资金、要求无子女且有劳动能力的受益人必须工作,以及对通过《平价医疗法案》获得保障者新增自付费用。

该法案还削减联邦食品券和大学生贷款项目支出。

拜登时期通过的大多数清洁能源税收优惠将被逐步取消,购车者在9月30日后购买电动车也将不再享受7,500美元税收抵免。

法案核心内容是延长原定2025年底到期的2017年特朗普个人及合伙企业减税措施,并为其打击非法移民及“金色穹顶”导弹防御计划提供新资金。

来自纽约、新泽西和加州等高税州的部分共和党众议员争取到一项暂时性让步,将州和地方税抵扣上限提高至4万美元;五年后,该上限将恢复至2017年税改法案设定的1万美元。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srnd=homepage-asia

July 4, 2025 at 4:31 AM GMT+10
Updated on July 4, 2025 at 5:10 AM GMT+1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