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韩国布局第六代战机研发,加入全球竞争格局 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简称KAI)一位高层表示,该国计划为现有战机升级,使其性能与中国,美国等国正在开发的同级机型相匹配。 据这位高层透露,韩国将成为最新一个研发第六代战斗机的国家。 KAI国际业务发展副总裁申东学(Shin Dong-hak)在巴黎航展接受采访时说,公司此次展示的4.5代战机,及无人机技术“最终”都将成为向第六代战机过渡的“关键元素”。 韩国正加入全球六代机的竞赛。 社交媒体近期流出的画面显示,中国已开始测试第六代战机原型机。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确认美方将推进第六代战机计划,并授予波音公司研发合同。 在这场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巴黎航展上,KAI展出了KF-21“猎鹰”4.5代战机、FA-50轻型战机以及下一代无人战斗机。 这些有人机旁都配备多架无人机,显示该公司正研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MUM-T)技术,让无人机伴随有人机扩展作战半径并充当防护屏障。 KF-21是韩国首款本土生产的4.5代战机,计划明年底前列装。 该机采用部分隐身设计,未来将升级至五代水平;申东学表示,这并非终点。 他说:“我们展出的产品正是第六代能力的基础。” “尤其是无人机,多项研发目标都指向第六代。” 申东学称,KF-21与同类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最快速”转型为第六代战机,得益于其隐身能力与可控制多角色作战无人机的人工智能飞行软件。 他补充,公司计划在今年首尔国际航展对多角色作战无人机进行试飞。 申东学说:“第六代概念已在KF-21上实现。第一步是2030年前后加装隐身;随后安装AI软件,并与多角色作战无人机联动。” “第六代概念或将在2030年代中期实现,但各项目竞争激烈,时间轴可能提前。” 申东学指出,有人—无人协同已成“全球趋势”,因有人机能力存在极限。 他说:“随着无人机能力无限扩展,有人机将专注全域指挥,降低有人机风险、提升打击效能并大幅削减作战成本,我们必须迅速应用。” 申东学还称,KAI正研发指挥控制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实现从地面到空中再到太空的“超连接”。 他补充:“研制飞机本身问题多、难度大,我们尤其关注软硬件,虽然这些扩展能力具挑战,但凭借现有技术组合,我们有信心克服。” “最快途径是与掌握技术的人合作,而非自己从头学。” 通常从概念到交付战机需约20年。但据称2010年代末启动的中国第六代战机项目进展迅速,或于2030年代服役。 去年底首次曝光的视频显示,一架三角无尾布局、被部分媒体比作银杏叶的飞机飞越成都,当地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所在地,其编号暗示型号或为J-36。 与此同时,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附近拍摄的另一架V形翼双发飞机,被分析人士暂称为J-50。 数月来,更多图片与视频在社交媒体出现,透露其性能信息,包括J-36落地的最清晰画面。 特朗普结束了外界关于美国“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计划因预算受限被取消的猜测,批准波音制造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机F-47,预计2030年代服役。 但美国海军的F/A-XX同类项目被推迟,因五角大楼据报要求国会削减预算集中开发F-47。 英国、日本、意大利正合作开发“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法国、德国、西班牙则推进“未来作战空中系统”(FCAS),两者也预计在2030年代完成。 谈及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是否影响航空业,申东学说稀土在KAI飞机中占比很小,可从其他国家采购。 他说:“从飞机角度看,它们仅是电子部件中的极小部分,尚无重大影响。替代品和来源众多,我们能应对。” ![]() ![]() ![]() 来源: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 ... amp;pgtype=homepage Seong Hyeon Choiin Paris Published: 9:00pm, 22 Jun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