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国际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与欧洲伙伴联合研发的新地震电磁卫星 昨天成功发射

2025-6-15 12:27|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1442| 原文链接

Spacenews:中国与欧洲伙伴联合研发的新地震电磁卫星 昨天成功发射

Spacenews赫尔辛基消息,中国于周六凌晨发射了第二颗和欧洲联合研发的地震电磁卫星,目标是探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电磁前兆。

6月14日03时56分,一枚长征二号丁火箭从中国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ASC)在起飞后40分钟内宣布发射成功,并透露本次任务搭载的是中国地震电磁卫星二号(ChinaSeismo-ElectromagneticSatellite-2,CSES-2),又名“张衡二号”,以东汉科学家张衡(ZhangHeng)命名。

CSES-2以2018年发射、与意大利合作研制的CSES-1为基础,同时在设计寿命和观测能力方面进行了升级。

新增的电离层光度计可更精细地分析电离层分层结构。

与CSES-1一样,该卫星将研究地震与内范艾伦辐射带电子通量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介绍:“卫星设计寿命6年,携带9台载荷,包括由中意共同研制的电场探测器及由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测器。”

奥地利亦参与其中,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WF)提供了标量磁强计。

CSES-2将实时监测全球电磁场、电离层及大气状态,探测与地质或人为活动相关的电磁异常,以及雷暴、电闪等现象。其目标是提升中国对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强风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风险评估能力。

卫星计划运行于507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与CSES-1相同,但相位差180度。

美国太空军已将本次6月14日发射的目标编入近似轨道目录。

CSES-2基于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三轴稳定的CAST2000平台。

首星CSES-1的科研成果显示,卫星监测到与地震及雷暴对应的电磁场振荡、等离子体密度和高能粒子显著变化;其观测到的电离层扰动、等离子体异常等,或可作为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潜在前兆信号,表明空间电磁监测可为预警系统提供支持。

此次发射是中国在2025年的第34次轨道级发射,紧随6月5日长征六号甲为“国网”星座送入五颗卫星之后。











来源:

https://spacenews.com/china-laun ... -european-partners/

by Andrew Jones
June 14, 202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