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米荒席卷日本,排队数小时只为买到大米 由于米价上涨和收成不佳,首相石破茂在7月大选前面临政治压力。 在东京西南海滨小镇热海,农产品合作社刚开门几分钟,所有有补贴的日本国产大米就已售罄。 46岁的尾崎裕二郎是几十个排队买米的人之一,他买到一袋3公斤,价格只比同等品质超市米便宜几美元的大米后说:“这些米只能撑两个星期。日本竟然陷入这种荒唐的局面。” 对数百万经历多年价格停滞、如今食品价格急剧上涨的日本消费者来说,排队买米、争取实惠已经成了日本买米的新常态。 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政府在2024年国内米价几乎翻倍后已经不受欢迎,分析人士预计,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取决于公众对通胀和米价的不满情绪。 2024年新收获的60公斤大米平均价格已升至26400日元(约为184美元)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日本大米并未真正断供,但2023年大米歉收,加上日本长期通缩结束、零售商更愿意提价,供应尚未恢复。 同时,部分个人存在囤货现象,批发商也有人为惜售。 政府首次在非自然灾害情况下动用战略大米储备,上周末部分储备用米上市,全国超市门口出现了大量、长时间排队购米的现象。 石破茂正在成立特别内阁委员会,讨论紧急米政策改革。 他还撤换了前任农业大臣,任命了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颇具个人魅力且野心勃勃的小泉进次郎来解决危机。 佳能全球研究院董事、日本大米市场专家山下和人表示,日本长期保护本地农民、限制外国大米进口的努力意味着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几十年来,政府政策都在着力维持大米价格,以安抚关键的农村选民,但米价上涨已让数百万城市家庭承压,也让通胀成为政府更广泛的政治难题。 许多人批评政府的所谓“休耕计划”,该政策通过激励农民不种田来推高米价,这一政策直到2018年才结束。 山下和人说:“休耕计划一直是问题所在。如果日本像其他国家那样采用补贴政策,一切都会改变。农民可以积累更多农地,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生产更多大米。” 他补充说:“如果日本这些年来政策方向不是完全相反,日本本可以成为高品质大米的全球出口国”。 虽然日本务农人口已从1976年的4.4%降至总人口的不到1%,但他们依然是强大的政治游说团体。 茨城县立大学稻米专家西川邦生(Kunio Nishikawa)说:“农民人数减少实际上让他们更容易达成统一的政治共识。日本的选举制度意味着国会中相对较多席位分配给农村地区,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政治影响力。” 他补充说,农民人口持续减少最终将使对农业政策整体改革的讨论变得更容易。 他说:“即便是短期内,因为这次大米危机已经成为包括消费者在内全国上下热议的话题,我预计农业政策改革现在会有所推进”。 日本远见智库政治分析师哈里斯(Tobias Harris)表示,鉴于米价上涨幅度之大,政府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安抚消费者。 他说:“但很显然,在参议院选战到来之前,石破和小泉必须找到安抚生产者的方法。” 动用储备大米或能提供部分缓解,但分析人士预计,这只是暂时措施。 大米短缺和米价上涨的连锁效应导致各大米采购合作社(约占日本市场40%)、批发商和连锁餐厅等大型买家之间竞争激烈。 分析人士称,许多合作社直接找农民洽谈,给出的60公斤大米收购价基本锁定在26000日元左右,现在合作社如果低价出售大米就会亏本。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超市销售的日本国产米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货架不是空荡荡就是米量寥寥,许多门店还贴出告示,建议囊中羞涩的顾客改买面包和面条等便宜主食。 在热海,一对老年夫妇空手离开了农产品合作社,便宜的大米在他们排到前面时已经卖光。 丈夫说:“我们问他们下次什么时候还会卖米。他们说不清楚。” ![]() ![]()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acc95608-f77e-42e1-af92-b7cc1fef4620 Leo Lewis in Tokyo PublishedJune 6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