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新闻汇总 查看内容

“她要是搬走了反而怪怪的”:成年孩子住在家里的快乐与烦恼

2025-6-4 07:10|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3285| 原文链接

SMH:“她要是搬走了反而怪怪的”:成年孩子住在家里的快乐与烦恼

如今,像电影《失败者的幸福生活》(Failure to Launch)里面的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那样赖在父母家不走,早已不是好莱坞的离奇剧情。

墨尔本大学墨尔本研究院最新HILDA(家庭、收入与劳动力动态)调查显示,多达50%的18至29岁年轻人都和父母住在一起。

而且,导致几代人同住的不只是生活成本飙升。

人口学家指出,成年“里程碑”:

高等教育毕业、结婚、生子

普遍推迟。

加上房价高企,导致孩子虽然已经成年,但依然选择留在家里。

但“在我屋檐下”这句话带来的代际矛盾,也是真实存在的。

21岁的米凯拉·宾斯-罗克(Mikaela Binns-Rorke)就和妈妈娜塔莉·宾斯(Natalie Binns)以及妈妈的伴侣吉姆·希尔兹(Jim Shields)同住,而且不用付房租。

她负责自己的房间、浴室和客厅卫生,也会帮忙做家务。

娜塔莉说:“我经常得提醒她这些责任。她见过朋友合租,知道那种开销,她明白自己在家其实挺幸福的。”

澳洲新州关系协会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肖(Elisabeth Shaw)表示,机构近来越来越多家庭来寻求如何处理成年孩子同住的建议。

她认为,有方法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家庭冲突。

肖说:“一切都取决于双方的预期。有的家长一旦孩子高中毕业就希望他们独立、多分担家务,但却未必说清楚这些期望。孩子也许希望被当作大人看待,但行为上未必真的成熟。这样就容易让家长一直摆架子,孩子则在二十多岁还停留在‘青春期叛逆’。”

她建议,围绕家庭新阶段要多沟通、反复沟通,别只靠默认,否则双方都容易产生怨气。

家务分工、经济贡献、社交行为(比如在家办派对、夜不归宿、异性留宿等)都是容易引发分歧的点。

他们搬出去反而会失落

澳洲心理学会首席执行官伯吉斯(Zena Burgess)说,其实很多父母喜欢成年孩子住家里,孩子离开后反而会失落。

她的两个儿子(25岁和30岁)就都住在家里,“关键是双方要重新制定‘大人对大人’的沟通规则,甚至像合租一样。”

她建议三点:

1. 定期开“家庭会议”,但最好别在家里开,可以选酒吧或公园,每季度或半年一次。

2. 明确界限,比如要不要互相进出卧室等。

3. 金钱往来尽量用电子转账,避免现金带来的尴尬。

要不要收房租

孩子从高中生过渡到成年人,经济分担常常是矛盾焦点。

每家做法不同,有的收房租,有的不收。

理财专家韦斯科特(Betsy Westcott)认为,让成年孩子适当出钱,有助于培养独立感和理财能力。

她说:“就算数额很小也该收房租,让孩子意识到责任,学习独立。”。

有些父母甚至把收上来的钱存起来以后还给孩子。

但她也提醒,父母不能为了爱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福祉,比如延迟还贷、停止养老金缴纳来养大孩子。

人口学家麦克林德尔(Mark McCrindle)指出,越来越多成年子女留在家,对社会也有影响。

他说:“很多本来可以上市流转的‘空巢’独立住宅留在市场之外,造成住房利用率低。”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也可能影响独立,甚至陷入‘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不过,积极的一面是,这也是代际之间相互学习、沟通的方式。”

宾斯说,她其实喜欢女儿住在家里。

她说:“说真的,虽然我做了大部分家务和饭菜,但想象米凯拉不在身边,我觉得反而怪怪的。毕竟我们母女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她朋友来家我也喜欢,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来源:

https://www.smh.com.au/lifestyle ... 0250602-p5m46l.html

ByMercedes Maguire
June 3, 2025 — 4.00pm
Sav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