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国军工迎来“DeepSeek时刻”,投资者重新评估北京的军力与出口潜力 在投资领域,故事往往比财报分析更有分量。 巴基斯坦正在讲述一个关于中国军工产业的精彩故事。 巴军方声称,他们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机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阵风”,一架米格-29和一架苏-30。“阵风”由法国达索航空公司制造,另外两款则为俄罗斯进口机型。印度政府尚未对这一说法予以确认或否认,目前证据仍不充分。 尽管如此,投资者的情绪却被点燃了。这是中国现代战机与西方先进战机之间首次真正的实战交锋,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似乎占了上风。本周一,歼-10C的制造商中航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股价飙涨20.6%,而达索则下跌6.2%。 一些人把这场胜利称为中国军工的“DeepSeek时刻”。今年1月底,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杭州初创公司发布了一款AI推理模型,其性能几乎媲美OpenAI,但成本却低得多,由此带动中国科技股掀起牛市浪潮。而现在,相似的故事正在军工领域上演。 我认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平行性。尽管DeepSeek是否真正能颠覆美国科技巨头还有待观察,但它的出现已经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新路径,并表明即便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下,中国仍具备成长潜力。 人们开始相信,中国企业不仅能制造电子产品和服装,也同样擅长开发软件。长远来看,中国或许还能在目前由美国主导的服务出口领域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 同理,中国的军工企业未来也可能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20至2024年间,中国仅占全球武器出口的5.9%,远远落后于美国的43%。 此外,中国的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近三分之二的武器都销往巴基斯坦。 但试想一下,中国若能向“全球南方”国家出售更多战机与导弹,其影响力将迅速扩大。 目前,中国已是西非最大的军火供应国,占该地区军火进口总量的26%。 这一行业利润丰厚:达索航空去年净利润率达17%。 当然,投资者还需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看到那些与北京关系友好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会下更多军购订单。但提前布局、押注盈利尚未兑现的未来并非新鲜事。受美国白宫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和北约各国加大军费承诺的刺激,德国与法国的军工企业股价今年大涨。 虽然欧洲各国能否真正落实军备计划尚待观察,但这并未阻止达索航空在今年飙升超过50%,即便本周一股价有所回调。 同时,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 AG)和汉索尔特公司(Hensoldt AG)市值更是翻倍。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标的稀缺”。欧洲军工股的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被资产管理者买入的上市公司本就不多。 毕竟,欧洲长期依赖美国提供国防保障,导致其军工业结构分散,亟需重整。 在中国也存在类似问题。中国的军队现代化起步较晚,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真正摆脱对俄制武器的依赖。 对于军火出口国而言,最好的广告莫过于在真实战场上的成功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与巴基斯坦长久以来的友谊如今终于开始“变现”了。 伊斯兰堡正在大力推广中国军力的实战能力。 ![]() ![]()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srnd=homepage-asia May 15, 2025 at 12:18 PM GMT+10 By Shuli 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