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露锋芒 交火成为北京武器首次对抗先进西方技术的试金石。 即使战云尚未散去,成飞公司的股价已开始飙升。 在首飞近三十年后,中国飞机制造商的首款战机歼‑10“猛龙”终于经历实战,而且安然返航。 5月7日凌晨4点,中国外交官已在伊斯兰堡外交部听巴基斯坦的战报,这是首次将装载未经实战考验的导弹和雷达的现代中国战机,与印度部署的先进西方装备正面交锋。 随着证据逐渐增多(虽仍未盖棺定论),显示巴基斯坦飞行员驾驶最新型号“猛龙”可能击落印度法制阵风战机,成飞股价在短短两天内大涨逾40%。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孙芸说:“没有什么广告能比实战更有说服力……结果相当惊人,对中国来说是个意外惊喜。” 尽管印巴陷入数十年来最激烈的冲突,这场较量亦成为另一场竞争,即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关键装备的试验场。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与国际战略研究所估算,巴基斯坦约81%的军事装备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四百架战斗/强击机集群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这反映了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与巴基斯坦培育的“全天候友谊”,旨在对印度形成包围。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学者安德鲁·斯莫指出,中国向巴方提供的军备已随本国国防工业同步升级。 斯莫说:“除了核武与弹道导弹合作外,中国过去提供的多为低端装备,坦克、火炮、轻武器,” 如今,巴基斯坦“正成为中国新型能力的橱窗”。 与此同时,随着财富与地区雄心增长,印度已成为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 过去十年,印度将近一半新增采购转向美国、法国与以色列,包括先进战机、运输机及侦察/打击无人机。 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辛格表示:“全球最重要的看点是,这是中国装备首次与顶级西方装备交锋的实战测试。” 他说,“无论结果如何,最终清单将影响台海局势,也决定西方军工如何应对中国展示出的低成本高技术能力。” 国家交战时,其盟友必然观察并汲取经验。乌克兰使用英美肩射导弹摧毁近50公里俄军装甲纵队后,印度驻基辅外交官密切关注。 一名外交官向前线归来的《金融时报》记者打听:“一些说法称俄式坦克笨拙、易被‘棒棒糖’掀顶,真有其事吗?” 台湾见识到美制海马斯中程精确火箭的效果后,推动提前交付订单。到明年,台军将拥有近30套卡车发射系统,比乌克兰更多。 即便印巴这种短暂冲突亦具独特意义:敌对双方试探底线、展示能力,既维持旧红线又设定新红线。 它们产生大量作战数据,决定下一场交火甚至未来战争胜负。 盟友共享数据,军工企业据此调整武器系统。 一名驻新德里的西方防务随员称,西方竞争对手的武官“迫不及待”想获得歼‑10C战斗模式下的雷达与电子特征,以训练自家防空。 对中国而言,此役不仅验证机体,也测试机头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在搜捕与导引中的表现。 巴基斯坦空军副作战司令艾哈迈德称,本周交战使用了中国的PL‑15系列导弹。他夸口说,一小时的空战“将写进课堂,我们让对手长了记性”。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研究员托拉斯特指出,若确实使用PL‑15E,“意义重大”。 印度媒体称发现完好PL‑15残骸,为研究其机密提供机会。 托拉斯特说:“若获确认,这将演示中国制造的AESA制导超视距导弹在实战中的表现”。 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多年来不断实战检验自家AESA,而仅此一场交战,例如命中目标所需发射的导弹数量,“对中国评估该武器能力极具价值”。 中国外交部与成飞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另一面,印度方面报道说,他们使用多枚法制SCALP远程导弹精准命中目标,暴露出巴基斯坦空防不足与HQ‑9系统的代差。 巴方部署的HQ‑9落后一代,性能低于印度库存顶配俄制S‑400。 新德里尼赫鲁大学安全专家贝赫拉说:“事实是,即便处于最高警戒,印度导弹仍未被探测就闯入巴空域。” 印度军方称,周四报复打击针对巴境内多处防空雷达与系统。 一名驻印高级西方外交官表示:“这是高端能力的精准展示,先拆掉防空,而非直接打目标。这是精心校准的警告:‘如果我们能开锁,就能随时进屋’。” 印巴都从历次交锋中获悉对手强项并暴露自身弱点。 1999年印方在喜马拉雅夺回被巴方侵占的高地后,内部调查发现俄制米格机群在山谷机动困难、难以避开肩射导弹。 三天损失三机后,印度改派法制幻影并首次使用激光制导弹药,开启从俄式到西式转型。 同样,2019年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巴拉科特地区后,除损失一架米格‑21,印军还误射己方直升机,造成七死。 被俘飞行员在宣传视频中说:“巴基斯坦军官待我很好,他们非常绅士,而且茶味极佳。” 两起事件暴露印度预警与控制平台不足,需在高空携带先进雷达探测敌机、导弹与无人机。 然而印度复杂的采购体系让吸取教训步履维艰;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只需从唯一供应商中国采购,流程简洁。 直到今年3月,印度才发出“需求认可”通知,计划将预警机数量增至18架,正式服役仍需数年。 第二名驻印西方防务随员说:“如果这种针锋相对的空中报复持续,印度会深切感受到缺乏预警机的痛苦。” 他说:“若最终证实一架法制战机被100多公里外中制导弹击落,那么这种需求已十分迫切。”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ff46ca13-a64d-4ba1-833e-1bb348880aec Mehul Srivastava and Charles Clover in London, and Humza Jilani in Islamabad PublishedMay 9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