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核武对手印巴最新冲突为何可能演变成更危险的局势? 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发生致命恐袭两周后,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称发动了“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对九处恐怖营地实施“精确打击”。 巴基斯坦则称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并扬言将立即反击。 紧张局势的升级并不令人意外。自4月22日恐袭发生后,印度立即指责巴基斯坦恐怖组织“虔诚军”(Lashkar-e-Taiba)是幕后元凶,并称巴方当局与袭击有勾连。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Shehbaz Sharif)强烈否认指控,并敦促美国劝导印度缓和局势,但新德里方面并未采纳这一建议。 现在,印巴双方已走上升级之路,关键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持乐观态度,可以参考历史上迅速降温的先例。 1999年的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就是一个例子。 当年5月,巴基斯坦军队伪装成克什米尔武装分子越过实控线进入印度控制区,造成双方上千人伤亡。 印度在6月重新控制卡吉尔地区。此后虽有多次报复行动,但两国并未爆发大规模战争。 不过,当前这场冲突可能更加危险。 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水条约》原本是确保印巴危机中水资源共享的重要“减震器”。 但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恐袭发生后宣布暂停该条约,这一“护栏”已被拆除。 尽管印度缺乏大规模蓄水的水坝与水库基础设施,莫迪仍表示要切断巴基斯坦对印度河流域水资源的获取。 这一立场在伊斯兰堡被视为“不可谈判的战争行为”。 印巴国内政治也在推动冲突持续。自2022年4月前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被罢黜以来,巴国内出现骚乱,文官与军方关系紧张。 历史上卡吉尔战争结束后,时任总理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下台,穆沙拉夫将军发动政变,因此当前巴基斯坦政府可能不愿轻易和谈。 与此同时,莫迪经常将反对党国大党描绘为“对巴软弱”,并借助反巴言论来增强其民粹吸引力,进一步加剧局势。 此外,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对抗也使印巴局势更加复杂。 2015年启动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巴基斯坦视为核心战略伙伴。 而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虽然与印度爆发关税冲突,但同时推动美印关系更紧密。 尽管中美都不希望南亚爆发战争,但当前的阵营对立可能阻碍它们在缓和印巴冲突上形成统一立场。 过去三年,全球都屏息以待,担心俄罗斯与乌克兰及西方之间的核对峙爆发。 而如今,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再次将核大国间的毁灭性对抗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 ![]() 来源: https://www.smh.com.au/world/asi ... 0250507-p5lxc3.html BySamuel Ramani Updated May 7, 2025 — 3.41pmfirst published at 3.20pm Sa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