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社论:英欧关系试探性重启 随着东有普京、西有特朗普,英国与欧盟正重新发现彼此的共同利益。 5月19日,英国工党政府首相斯塔默与欧盟领导人将在伦敦举行峰会,预计将签署三项广泛领域的协议: 一份简短的共同原则声明、一项安全与防务协议(为英国参与欧盟军事支出开路)、以及一项旨在解决“脱欧遗留问题”的对话框架,包括部分贸易壁垒与青年流动问题。 距离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已过去九年,这将是工党政府主导下,首次旨在重建英欧关系的新协议。 伦敦与布鲁塞尔重新以积极姿态打交道,本身就意义重大。 即使初步成果看似有限,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预计本月签署的协议具有一定实质内容。英国拥有重要的军事能力和国防工业基础,在欧洲重整军备的背景下具有关键作用。英国工业也将因能接触欧盟防务支出而受益。 不过,即便5月19日协议达成,英国也不太可能立即获得欧盟防务基金的使用权。这需要通过进一步协议谈判,英国很可能需支付一定“使用费用”才能获得欧盟资金。 这一点可能唤起部分英国人对布鲁塞尔“繁文缛节”的不快记忆。 但去年英国已向欧盟支付资金,以重返960亿欧元的“地平线科研计划”(Horizon),先例已立。 欧盟似乎未能充分意识到当下局势的紧迫性,尤其是其将签署防务协议与英国开放渔场捆绑在一起。而英国自身也在青年流动问题上表现得不够大方,未能简化欧洲年轻人在英工作与学习的流程。 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谨慎反映了各自面临的右翼民族主义政治压力。 上周英国地方选举中“改革英国党”(Reform UK)表现强劲,让斯塔默政府对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增加移民”的措施更为敏感。 法国方面则担心在2027年总统选举前,沿海社区对极右翼的支持度上升。 在防务与教育这类显而易见的双赢领域推进缓慢,令人沮丧。但若英国改革党或法国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取得政治胜利,英欧关系将难以进一步改善。 一旦5月19日协议签署完毕,布鲁塞尔与伦敦将有广泛后续议题可以展开合作,包括能源与人工智能监管。 而在经济增长缓慢、又面临美国加征关税压力的背景下,英欧双方显然都应加深跨英吉利海峡的贸易与投资。 尽管英国官员坚持不会重新开启脱欧贸易条款的谈判,欧盟方面则坚称单一市场规则神圣不可动摇。 但未来若要推动更快的经济增长,双方势必要展现更多灵活性。 一旦5月19日协议生效,更具雄心的经济合作议程应成为英欧关系重建的核心。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4fde34d6-3894-463e-aefe-bc415cadffbb The editorial board Published May 5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