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社论:这场压倒性大选结果表明:澳洲人厌恶分裂 总理阿尔巴尼斯赢得压倒性胜利,自由党自我瓦解,包括达顿成为首位失去席位的联邦反对党领袖,共同造就了2025年选举成为一场政治分水岭。 我们要向澳洲选民致敬,在面对一个温和无锋的政府与一个明显无备执政、却仍沉溺于过去文化战争的反对党之间做出选择时,他们展现出理性与常识,而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面向未来的愿景。 自由党自1949年成立以来,曾在近50年间主导澳洲政治,如今却沦为政治幽影。其全国得票率比2022年莫里森领导下的糟糕成绩还要低,昔日的“铁票核心区”如今已陷入“心脏骤停”。 随着计票仍在进行,悉尼的Bennelong,Banks和Hughes已落入工党之手,自由党在该市的28个席位中或许只剩5席。 在墨尔本,工党攻下两个蓝血选区Deakin和Menzies,以及塔斯马尼亚两个席位和南澳一个席位。 联盟党在昆士兰遭遇最惨痛溃败:仅六个月前该州选举还由自由国家党赢得,但此次约有五个选区(包括绿党席位)将易手,其中包括达顿的选区Dickson。自由党也未能从上次败给“青蓝派”(teals)的选区中夺回任何席次。 达顿的狭隘部落主义让“自由派自由党人”(small-l liberals)被排除在外,而党内此时恰恰需要更多灵活思维以摆脱莫里森时代的阴影与右翼的主导。 党内改革乏善可陈;尽管生活成本问题主导舆论,达顿却将“核电站”作为主打政策。当核电成本引发质疑后,他便将矛头指向居家办公的公务员、媒体,甚至炮轰“原住民欢迎仪式”(Welcome to Country)。 在竞选的最后阶段,让没有投票权的极端宗教团体“专属弟兄会”(Exclusive Brethren)在投票站发放自由党宣传材料,更令形象雪上加霜。 达顿愚蠢地选择站上特朗普战车,而特朗普因关税、乌克兰与加沙问题在澳洲选民眼中已成为“有毒人物”,这一决定可谓致命。 他试图临时“刹车”,但为时已晚,选民最终也给了他与加拿大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一样的结局,被踢出局。 对自由党而言,真正的悲剧是:达顿和党内权力中枢早已脱离澳洲人民的需求与愿景。 他们如今群龙无首,仍死抱着一套与现代澳洲格格不入的旧政策,企图在一个早已走出文化战争与社会分裂的国家延续过时思维,完全无视澳洲民众对右翼民粹主义和恶意政治的厌倦,而这一潮流如今正席卷其它国家。 在澳洲,第一任政府通常能连任,阿尔巴尼斯也未例外。他这次带领工党创下议会席位数量的纪录。 尽管首任期鲜有政绩,但他的策略获得回报。 现在,他应抓住这次连任与席位优势的机会,为全体澳洲人谋求最大利益。 ![]() ![]() 来源: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 ... 0250504-p5lwdh.html The Herald's View May 5, 2025 — 5.00am Sa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