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大选投票日拉开帷幕,澳洲的偏好投票制度再次成为焦点。 在联邦大选中,选民需填写两张选票——一张用于选举众议院(下院),另一张用于选举参议院(上院)——但拨票制度可能让首次投票的选民感到困惑。 澳洲的偏好投票制度如何运作? 偏好投票制意味着选民需按个人偏好顺序排列最希望进入议会的候选人。 澳洲人在联邦选举中需填写两张选票:一张用于选举众议院(下院),另一张用于选举参议院(上院)。 偏好投票制适用于两院,但具体运作方式有所不同。 众议院偏好投票制 在众议院,偏好投票确保候选人必须获得绝对多数(超过50%)的选票才能当选——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进行多轮计票。 在澳洲,选民在众议院选票上对所有候选人进行编号。 在候选人姓名旁标注“1”表示该候选人是选民最希望代表其选区的首选,标注“2”表示该候选人是第二选择,依此类推,直至选民最不希望代表其选区的候选人。 即使首选候选人被淘汰,该选票仍被视为有效票。 若某候选人在首轮计票中获得超过50%的选票(即其名字在超过50%的选票上被列为第一选择),则该候选人当选议员。 然而,若首轮计票中无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则得票最少的候选人被淘汰。 随后进行第二轮计票,被淘汰候选人的选票将转移给选票上列为第二选择的候选人。 此过程重复进行,每轮淘汰得票最少的候选人,并将选票转移给其他候选人,直至某位候选人获得超过50%的选票,最终形成“二选一”结果,即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入决胜轮。 该制度意味着,即使某候选人未获得最多首选投票,仍有可能当选。 在最近一次联邦选举中,绿党议员Stephen Bates尽管在首轮投票中仅排名第三(落后于自由党和工党候选人),仍赢得了布里斯班选区席位。 那是由于工党选民的偏好票大量流向他,Bates超越了工党候选人Madonna Jarrett,最终获得多数选票,击败自由党候选人Trevor Evans赢得席位。 参议院偏好投票 参议院的偏好投票制度有所不同,因为选民每次选举需选出多名候选人填补上院的多个空缺席位。各州通常为6席,两个领地各为2席。 参议院采用配额制确定候选人当选所需票数。最终结果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才能确定。 在填写参议院选票时,选民可以选择投票给政党或个别候选人——这些选择被称为“线上投票”或“线下投票”。 若选择投票给政党,选民必须在“线上”部分为至少六个政党框编号,其中1为首选,2为次选,依此类推。 若选择投票给个别候选人,选民必须在“线下”部分为至少12名候选人编号。 在确定当选者时,澳洲选举委员会使用一个指标,该指标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公式为有效选票总数除以参议院空缺席位数再加一,即为候选人当选参议院所需的精确票数。 若候选人达到票数,则当选进入上议院。 超过该精确数目的选票将分配给选票上标注为第二选择的剩余候选人。这些选票称为剩余选票。 剩余选票不会按其全部价值计数。相反,会应用一个公式来确定它们的权重——这被称为转移价值。 转移价值会被应用到剩余候选人的选票上,任何在该过程后达到指标的候选人也会当选。 该系统会继续进行,直到所有参议院席位被填满。 如果在计算剩余选票后仍未填满所有空缺,则启动另一流程。 得票最少的候选人被淘汰,其选票的第二选择以全值分配给剩余候选人,与众议院的操作类似。 达到指标的候选人当选,系统继续运行直至所有职位填满。 https://www.9news.com.au/nationa ... 5-ad68-2572f095b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