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清洁能源将在中美人工智能竞赛中起关键作用 美国面临的最紧迫、但又被低估的能源挑战之一,是与中国进行的人工智能竞赛。 美国目前领先,但北京正在重金投入,力图迎头赶上。 华盛顿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一套国家能源战略,美国还能继续保持领先吗? 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夜之间重塑了能源版图,价格飙升,各国政府急忙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能源安全成了首要任务。 欧洲和其它能源依赖型地区越来越多地转向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中国正在迅速推进,将长期产业战略与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相关能源的大规模投资结合起来。预计到2025年至2029年,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将增长近2750亿美元。 2024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超过了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总和。北京的明确目标是主导未来技术,并深知能源政策是关键。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模型变得更加复杂、规模更大、云计算能力不断增强,美国的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出了电力公司扩建产能的能力。一些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已经相当于中型城市。 例如在弗吉尼亚州,2023年数据中心消耗了全州约四分之一的电力负荷。这引发了人们对电力系统压力和居民电费上涨的担忧,导致当地出台了新规,并事实上暂停了新数据中心的建设。 美国必须制定并迅速部署一套清醒务实的国家能源战略,优先考虑速度、灵活性和成本效益。由于电力需求远超供应,美国应将清洁电力视为对现有能源供应的“补充”。实际上,去年美国新增的几乎所有电力来自太阳能和风能,而传统能源已无法满足增长需求。 天然气短期内难以填补空缺,因为涡轮机供应短缺;煤炭也无法解决问题,退役的煤电设施难以迅速重启(且煤炭污染有害健康)。核能扩展是关键,但美国在发展尖端核能技术上落后多年,中国则遥遥领先。 考虑到美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未来许多数据中心仍会部分依赖天然气。但更聪明、更快的能源组合模式正在出现,比如将太阳能、储能电池和天然气调峰备份结合使用,这种混合模式更容易快速扩展,因为设备订购和装配周期短,空气许可和电网接入要求低,同时初期投资较小,“总体成本”与基荷天然气电厂相当。 不过这种模式也有风险。如果近期太阳能或储能供应链出现冲击,将在人工智能用电需求激增时留下巨大缺口。没有现有的太阳能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政策促进了美国本土生产,抵消了与中国的竞争劣势),再加上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混合模式的“总体成本”将上涨。但如果固守天然气模式,则意味着发展速度变慢,同时押错太阳能和电池储能成本持续下降的大趋势。过去一年,太阳能和电池储能成本下降了约20%,过去十年累计下降了超过80%。 正确的做法不是在能源来源之间做选择,而是要迅速创造条件,扩大一切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应回归第一任特朗普政府时期促成可再生能源繁荣的低税收、轻监管环境。 同时,应取消对长时储能电池等技术的进口关税,并加大对美国本土大型储能项目的支持。在电力公司成本回收方面,应鼓励投资能降低整体电价的技术。 人工智能既是电力需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有潜力释放巨大的电力供应增长。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刻。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增强能源安全,都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美国仍然拥有能源独立的优势。真正的考验是,能否满足下一个创新时代的能源需求。如果能做到,美国将在未来数十年内在人工智能领域比任何国家都更具优势。 ![]()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13746dac-7df8-4b4f-9f25-0822e9abdcbc Henry Paulson Published April 27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