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关于这个书店的文章,很感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似乎人们不需要精神寄托,只有钱才是万能。 节选: 西尔维娅已经15年没有见过父亲了。 她站在巴黎举世闻名的莎士比亚书店门前,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的对面。 书店里塞满游客、学生和流浪诗人,像个战时避难所——和儿时一样。 自7岁那年随母亲离开巴黎,她全靠报纸了解自己的父亲:乔治·惠特曼。他被记者称为“怪人”。 银发凌乱、脾气古怪、身边常伴有一只眼神凌厉的白猫。他被作家封为“国王”。 他将书店免费开放给无家可归的文人,60年来,留宿过超50000个漂泊的灵魂。 她的名字,来自父亲的偶像——西尔维娅· 比奇。一个被称为“书之骑士”的女子,100年前“莎士比亚书店”的创始人。 二战时,她因拒绝向纳粹军官出售名著残本,锒铛入狱。获释后,她用书店收留被击落的盟军飞行员,毫无畏惧。她还排除万难,出版了日后流芳百世的巨著——《尤利西斯》。 “书店是文学的圣殿,也是正义的堡垒,它看似不堪一击,却是无坚不摧。” 1964年,年轻的乔治将自己的书店改名为莎士比亚书店,后将西尔维娅的名字献给了心爱的女儿。 同时,他也打开书店的大门,拥抱每一个巴黎的游魂。 乔治将他们称为风滚草:无根之草,随风流浪。他不收分文,出借沙发乃至自己的公寓。唯一的要求就是:风滚草必须写下一页自传。 在采访中,她回忆道:父亲说,这家书店其实是伪装成书店的乌托邦。 那让我(此篇文章作者)想起茨威格的话: 一个喜欢自由而独立阅读的人,是最难被征服的,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 —— 精神自治。 完整的文章在这里: https://mp.weixin.qq.com/s/mc9pqQ15BjOmzdXqsQ6C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