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澳洲和世界时政 查看内容

美国拟对芯片加征关税将带来什么影响?

2025-4-24 06:23|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272| 原文链接

金融时报:美国拟对芯片加征关税将带来什么影响?

对外国制造的半导体加征“零部件关税”,将相当于对在美销售电子产品的大幅加税

特朗普总统最近宣布,美国政府将“审视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

考虑到他多次承诺对进口芯片加征关税,可以预见美国将会采取某种行动。

但具体会是什么形式?目的又是什么?

根据贸易数据,美国每年进口约300亿美元的芯片,主要来自东南亚。

这些关税是否能促使企业用国产芯片替代进口芯片?未必。

美国几乎没有进行芯片组装和封装的劳动力密集型能力,这部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转移到了亚洲。

因此,如果美国真的对半导体加征关税,企业很可能会进一步将制造流程转移到海外,以抵消成本上升。

也就是说,与其将芯片进口到美国,再装入本地制造的电器或汽车中,还不如把整个产品生产过程都搬到海外。

虽然这些整机产品依然会被征税,但至少生产成本会低很多。

事实上,大多数芯片已经是作为其他设备的一部分进入美国。为了覆盖这种贸易形态,华盛顿正在考虑一种更激进的方式,对芯片实施所谓的“零部件关税”。

也就是说,把一件设备中所有外国制造芯片的价值计算出来,按这个金额征收关税。

这种做法符合现代供应链的跨国特征。

例如,iPhone虽然在中国组装,但其关键部件多来自其它国家。

在手表行业就有先例:关税是按电池、表带等零件的价值来算的。

拜登政府曾考虑对中国产芯片征收零部件关税,但最后因为担心操作复杂性而放弃。

不过,针对中国产芯片加征关税要远比对所有外国芯片容易得多,因为中国芯片在美国供应链中的占比不到3%。

目前,台湾和韩国芯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可替代。

而新建芯片工厂需耗时多年。如果对所有外国芯片加征零部件关税,实际效果就是对电子产品的大规模加税。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半导体关税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限制中国芯片在美使用的呼声很高。对中国产芯片征收零部件关税,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这一目标。但特朗普政府的野心显然不仅限于中美之间的贸易调整。

那么是否意在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台湾制造的芯片加税确实会激励芯片巨头台积电继续在美投资建厂,但芯片工厂建设需要时间。如果不分阶段地逐步实施关税,短期内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让美国本就不稳的经济陷入衰退。

此外,特朗普的威胁和谈判策略已经促使芯片企业加强了多元化布局。台积电现在表示,当其所有在建工厂完工后,计划将30%的2纳米先进芯片产能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

政府中的一些官员甚至希望实现更宏大的目标:

半导体自给自足。

但要完全逆转全球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将极为惊人,且充满内在矛盾。

例如,一些关键芯片制造设备只在日本或荷兰由单一公司生产。

如果也对这些设备加税(目前正是调查的一部分),反而会推高本土制造成本,削弱美国竞争力。届时,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就是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商。

因此,政府应将焦点放在中国的芯片补贴上,因为那才是规模巨大、最具扭曲性的政策。

而日本、韩国、台湾和欧洲等其它主要芯片产地,其补贴政策其实与美国类似。

此次调查的一个潜在成果,或许是与这些国家达成一项芯片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行业协议,例如承诺消除非贸易壁垒,继续构建多元化供应链。

而普遍征收关税并无法达成这一目标。

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对芯片高度依赖,而实现人工智能的目标更需海量算力。

若追求自给自足,代价将极为高昂。

不如推动建立一个全球芯片产业,使其既可靠又高效。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6b041c11-fa31-4734-823e-e802c9d365f3

Chris Miller

Published
April 23 202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