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白宫制造的“关税混乱”正令科技行业陷入全面不确定性危机 对科技行业而言,如果还有人需要提醒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有多混乱,他们在刚刚过去的混乱周末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这场持续72小时的混战暴露出贸易战的种种弊端: 美国政府一度撤销对部分中国产电子产品的高额关税,但随后又宣称将加征更多。 这种反复不定的政策环境,使得科技企业难以做出任何长期规划,尤其是在投资或招聘方面,几乎无从下手。 上周五晚,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悄然发布指导意见,宣布智能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将被豁免最严厉的125%关税(但仍需缴纳20%关税)时,苹果公司的投资者一片欢腾。 尽管此举被批为“裙带主义”的表现,但这也说明特朗普阵营中有人意识到这些关税会对美国科技企业与消费者造成严重打击。 毕竟,美国73%的智能手机、79%的显示器和66%的笔记本电脑均来自中国。 然而,这份“喘息”很快就被浇灭。仅仅48小时后,美国商务部长拉特尼克在采访中表示,“这并不是永久性的豁免”。特朗普随后也在社交媒体上强调:“没有人能‘逃过一劫’。” 他表示,周五并未宣布所谓关税豁免,这些电子产品只是被转入“另一个关税类别”。 特朗普明确指出,半导体及其相关产品将成为下一轮征税目标。 即便是临时性的豁免,也动摇了特朗普一再宣称“所有关税将由外国承担”的说法。 如今回撤关税,要么说明特朗普意识到这些税对美国企业伤害极大,要么说明大型科技公司成功“收买了他的青睐”。 如果是前者,反映出美国现行贸易政策存在根本问题; 若是后者,则意味着缺乏政治影响力的企业将在这场混战中付出更大代价。 这种政策反复制造了持续性的极度不确定性,让企业无所适从。 如今贸易政策几乎以小时为单位在调整,周五还可行的做法,到了周一可能就被彻底推翻。 这种混乱最终将窒息美国科技行业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愿景。 特朗普团队唯一坚持不变的说法是:目标是将科技制造业带回美国。特朗普在解释电子产品豁免时发帖称:“我们需要在美国制造这些产品。”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政策反而进一步打击了回流意愿,因为零部件税率高于最终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和电脑。 使用关税解决不了美国缺乏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的问题,而中国在这方面人才充足。 此外,这也并不是简单地将一家工厂“搬回美国”就能解决的事情,例如,把iPhone的螺丝由美国工人来拧。 亚洲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建立耗费了几十年时间。将iPhone生产移回美国在经济上根本不可行,重建一条类似的供应链甚至远超特朗普任期所能实现的时间。而当企业家们发现政策可能在一个周末之间就反复,他们更可能选择“拖一拖”来缓解短期冲击,而不是冒着巨大风险投入数百亿美元去取悦白宫,且没有任何长期政策保证。 这样一来,企业也就只会做些表面让步,而非真正实现供应链回流。 另一个始终存在的现实是: 中国正在变得更加自给自足。 中国科技产业早已适应出口管制压力,反而促成了国家层面对科技发展的全面支持。 虽然美国硅谷企业将因依赖中国供应链而受到冲击,但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甚至无需与美方达成协议就获得了部分豁免。 这正是美国策略失败的体现。 ![]()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srnd=homepage-asia 15 April 2025 at 5:00 am AEST By Catherine Thorbec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