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国际新闻 查看内容

美军“星座”号战舰建造的延误 暴露出海军造舰已经远落后于中国

2025-3-22 06:29|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3846| 原文链接

华尔街日报周末长篇报道:美军“星座”号战舰建造的延误 暴露出海军造舰已经远落后于中国  

当威斯康星州的一家造船厂在2020年赢得美国海军新一代护卫舰的建造合约时,这个项目原本旨在解决一个尴尬的现实:美国在战舰建造方面,已被中国超越了。  

这艘名为“星座”(USS Constellation)的新舰配备了高科技武器系统,可对抗敌方潜艇,导弹和无人机。为了加快进度,美国选择了意大利芬坎蒂尼公司(Fincantieri)已有的成熟设计,计划于2026年交付服役。  

然而,美军开始“动手改造”。  

舰体为容纳更大发电机被加长了24英尺;为适应地中海以外的海况进行结构重组;螺旋桨也为降低噪音进行了调整。

诸多的改动,大幅拖慢了该军舰的建造进度。  

如今,这艘战舰和几乎所有其他美国军舰一样,已严重延误,成本超支。  

进度仅完成一成,总工期翻倍、造价飙升  

据知情人士透露,“星座”号在2022年年中才开始实质性建造,至今已过去两年半,但工程完成度仅约10%。如果按照这个节奏推进,加上设计阶段的两年时间,整艘舰完工将耗时约九年,是意大利造船厂完成同类战舰所需时间的两倍。  

“星座”号是计划建造约20艘同型舰中的首艘,造价预计将比原定的13亿美元高出至少6亿美元。  

其缓慢的建造进度和额外支出,解释了为何如今几乎没有国家愿意购买美制战舰,即便美制战斗机等武器仍广受盟友青睐。  

随着国际秩序快速变化,五角大楼正为一场可能爆发于亚洲的海上冲突做准备,美国长期存在的造舰瓶颈问题如今变得格外紧迫。  

特朗普欲建造船办公室,遏制中国主导地位  

总统特朗普已将此问题列为当务之急,尽管他对进口钢铝的加征关税,可能反而推高本土造舰所需金属的成本。  

本月,特朗普在国会演讲中表示,其政府计划成立新的“造船办公室”,以增加民用与军用舰船的产能,并准备发布行政命令,重振美国造船业,打破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据独立防务分析师舒加特(Tom Shugart)统计,2014至2023年间,中国海军下水157艘战舰,美国仅67艘。

尽管美方仍认为其舰艇质量更优,但中国舰队如今已是全球规模最大。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显示,在10个国家近期建造或即将完成的20种护卫舰中,除了“星座”号外,其余皆在更短时间内完工。

而美国建造大型驱逐舰的速度也远慢于其它国家。  

造舰效率低下被指削弱美军海上优势  

特朗普提名的海军部长费兰(John Phelan)上月在参议院军委会确认听证会上说:“每一次造舰延误,每一项维修积压,每一处效率低下,都是我们对手挑战海军主导地位的机会”。  

芬坎蒂尼在美子公司近期更换了多名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公司此前承诺将投资超3.5亿美元升级其在威斯康星州的造船设备。  

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发言人表示,几乎所有设计变更都发生在建造开始前,目的是提升舰艇的致命性,生存能力和与现有舰队的通用性。

该部门表示,“星座”号的建造速度是有意放缓,以确保后续建造流程顺畅,质量长期稳定。  

特朗普偏爱的新军舰外观,导致美舰设计反复修改致效率低下  

美国造船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钢材价格高企,且在持续的贸易战背景下可能进一步上涨。此外,美国几乎没有商用造船产业,这意味着军舰无法与商船共享零部件供应链,原材料渠道或工人队伍。  

造船厂还普遍设备老化,有些机器甚至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同时,行业还深受技工短缺之苦,情况因几乎完全禁止外籍劳工参与军舰建造而雪上加霜,而这种禁令在多数国家并不存在。  

更严重的是,五角大楼喜欢频繁干预设计方案。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海军武器资深分析师拉布斯(Eric Labs)透露,海军对“星座”号的改动已远超最初计划,该舰原本应保留意大利原型舰85%的设计,如今仅剩下15%。  

海军研发与采办助理部长的民间副手赛德尔(Brett Seidle)本月在国会听证会上坦言:“我们总是对新能力抱有贪得无厌的渴望,但我们很难说‘够了’。”  

特朗普偏爱“二战风”军舰外观,曾对美舰“太丑”表示不满  

特朗普本人也多次表达对战舰设计的偏好,尤其是外观造型。在其首个任期内,他曾召见时任海军部长斯潘塞(Richard Spencer)到椭圆形办公室。  

知情人士透露,斯潘塞展示了一系列海军舰艇的照片,包括航母,护卫舰和驱逐舰。特朗普将照片摊在地上,抱怨这些军舰“太丑了”。斯潘塞随后展示了几款外国护卫舰的照片,特朗普对其中几艘俄罗斯舰艇表示赞赏。  

最终,特朗普被一艘退役已久、名为“新泽西”号(USS New Jersey)的战列舰吸引。该舰建于二战期间,曾参与越战,装备有巨大但现已过时的舰炮。  

“就是它!”特朗普指着照片说,“为什么我们不能造出像这样的船?”  

白宫一名官员则表示,对这次会面的描述并不准确。  

美舰建造速度远远不足,预算成本预估被低估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1月发布的报告,海军目前计划到2054年将战斗舰艇数量从295艘增至390艘。考虑到期间退役舰艇的数量,美国造船厂未来的产能需要比过去十年高出许多。部分估算认为,美国需要将当前的造舰速度提高约一倍。  

该报告还预测,未来30年美国造舰年均开支将达四百亿美元,比海军自身估算高出17%。  

美制战机和导弹仍畅销,军舰却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虽然美国战斗机和某些导弹系统也存在高成本和交付延迟问题,但它们在全球市场上几乎没有像美国军舰那样的激烈竞争。  

因此,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斗机如今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机型,“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等美制武器也拥有多年海外订单。  

但美国新造军舰在国际市场上,几乎很难战胜来自欧洲和韩国的竞争对手。  

曾在联合演习中指挥美舰的英国皇家海军前副司令基德(Jeremy Kyd)表示,“美制军舰是强大的战争利器,但建造成本高、运营成本也高”。  

特朗普拟推造船办公室鼓励本土生产,美舰标准严苛致造价升高延误严重  

尽管特朗普总统尚未公布“造船办公室”(Office of Shipbuilding)的具体举措,但他已提出为美国制造商提供税收激励的想法。  

一份尚未公布的行政命令初稿显示,草案中包含18项拟议措施,包括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加收费用,并将这部分资金投入本土造船业;还包括提高核潜艇造船工人的工资等。  

尽管面临严重延期,美国海军研发与采办副部长民间副手赛德尔(Brett Seidle)仍为美军造船体系辩护:“美国造船商仍在生产全球最高质量,最安全,最先进的战舰。”  

的确,在拥有制造航母能力的少数国家中,美国航母规模最大且由核动力驱动,武器与技术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美国建舰时间显著拉长,成本远高于他国同类产品  

但美国在部分关键指标上已明显落后。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数据,2000年代,美国建造一艘攻击型潜艇需6年完工,如今则需9年;而航母建造周期也从8年延长至11年。  

这些延误造成巨额成本超支,CBO指出,只有三分之一的成本上涨可归因于造舰通胀。  

2010至2021年间,美国平均为每艘核动力潜艇花费约26亿美元。相比之下,以成本高著称的英国,同期建造相似潜艇的成本不到20亿美元。  

原因之一是,美国的潜艇由两家公司分别建造多个分段后,再用驳船拖行近800公里拼接,而英国的潜艇则在同一地点建造完成。  

海军严格标准加剧造舰复杂度,“星座”号设计被不断重改  

美国海军采用了比其他国家更严格的标准,强调在遭受武器攻击或恶劣天气下保持“生存能力”,这导致从武器种类到细节布局都有很大不同。  

例如,多数国家军舰将多个发电机分散布置,以避免一次性失效。但美国海军通常要求将发电机与其配套配电板安装在一起。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这样做的逻辑是:两者若分开,一旦其中一方被击中,另一方也将失效,因此不如集中安装。  

“星座”号因而需重新设计引擎舱以容纳集中布置的大型设备,而意大利原型舰的布局则是分开的。  

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回应称,发电机与配电板合并布置并非所有舰艇的统一要求,而是基于作战需求等多个因素决定。  

据政府问责局(GAO)报告,“星座”号在设计尚未最终确定前,便于2022年8月急急忙忙开工。  

随着建造推进,海军又要求船上的计算机系统需更多冷却能力,导致必须增加通风系统、更大的冷却泵,并重新安排空间布局。  

整体修改令该舰比原计划重了10%,因此速度将低于目前已在法国和意大利海军服役的原型版本。  

目前,海军与芬坎蒂尼仍在敲定用于3D建模建造的关键设计文件。据国会记录显示,尽管如此,海军部长在2022年仍向国会认证称“星座”号的基础与功能性设计已完成。  

美舰建造被指“委员会决策”过多,审批缓慢拖慢进度  

一些造船厂表示,美国海军过于官僚,且太多决策依赖委员会审议。他们抱怨美国军方对新设备的审批流程缓慢。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主任奥克利(Shelby Oakley)指出,“星座”号(Constellation)在技术规范审批过程中,海军多轮审查导致建造严重放缓。她举例称,芬坎蒂尼(Fincantieri)仅为其中一份辅助文件就收到海军170多项关键意见,而这样的文件还有数百份。  

奥克利说“海军不断深挖细节,才意识到设计与其标准之间的巨大差距,不得不暂停推进,重新调整方向”。  

设备老旧、人力短缺,美国造船业面临根本性问题  

海军方面则反指美国造船厂在人力和设备方面投入不足。  

麦肯锡近期关于美国造船厂的分析报告指出,不少厂内设备已老化严重,包括金属铸造机,起重机和运输系统,有些甚至可追溯至二战前。  

报告称,设备故障频繁,常导致交付延期。有时设备已停产多年,导致更换零件需重新定制,进一步拖慢工程进度。  

一些船厂高管表示,欧洲的军舰造船厂通常拥有比美国更现代化的设备。  

芬坎蒂尼引入机器人焊接,缓解熟练技工短缺问题  

在芬坎蒂尼位于威斯康星的造船厂,他们通过在“板材拼装线”引入机器人焊接系统,将原本需24人的作业缩减至仅需6人。该区域负责将船体各大部件连接拼装。  

此举至关重要,因为美国造船行业普遍缺乏经验丰富的年长技工,而他们正是复杂结构制造的核心人才。  

芬坎蒂尼美国造船厂约三分之一员工年龄在50岁以上,而该公司在意大利本土船厂的这一比例接近40%。  

去年,海军曾指责弗吉尼亚州亨廷顿英戈尔斯工业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造船厂的新进员工缺乏经验,导致26艘军舰存在焊接缺陷。  


















来源:

https://www.wsj.com/politics/nat ... 87?mod=hp_lead_pos7

By
Alistair MacDonald

and
Gordon Lubold

March 20, 2025 9:00 pm E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