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社论:机器人变得更智能,这是一件好事 人工智能正推动自动化技术超越工厂生产领域,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可能性。 AI 赋能机器人,提高其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近日,一系列科技演示展示了科学创新的巨大进步。谷歌DeepMind发布的视频显示,其机器人已经能够折叠折纸狐狸(origami fox),整理桌面,并将篮球精准投进小篮筐。上个月,微软展示了一款能执行基础厨房任务的机器人。这些科技巨头正借助人工智能的推理能力,为机器人开发更先进的软件,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环境。 尽管机器人要实现广泛应用仍需时间,但在全球劳动力萎缩,社会和工业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这项技术的潜力令人振奋。科技公司,初创企业和投资者正竞相打造能自主运行的AI“大脑”,使机器人能用于医疗、制造甚至家务等多个领域。 机器人学习速度加快,有望执行更复杂任务 过去几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缓慢,工程师需要手动编码每一个动作。而如今,AI 训练让机器人变成“快速学习者”,它们能够从互联网上的海量文本,图像和视频中学习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最新的软件突破显示,机器人正逐步具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够理解口头指令,并具备更高的灵活性来操控物体。 然而,要让机器人在工作场所和家庭中普及,仍有诸多挑战。机器人在与人类互动时仍然存在困难,难以理解人类沟通的微妙之处。例如,在特斯拉去年举办的Cybercab活动上,马斯克的仿人机器人“Optimus”展示了端茶倒水的能力,但实际上仍由人类远程操控。此外,机器人要适应不可预测的环境,需要更庞大的运动数据库。大规模生产,与现有硬件的集成,以及如何处理机器人事故的法律框架,也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机器人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推动经济增长 机器人的崛起往往会引发恐惧,人们担心它们会取代人类的工作,甚至统治人类。然而,最新技术的进展表明,机器人已不再局限于工厂中的重复性工作,而是能够在多个领域助力人类发展,并推动经济增长。 全球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翻倍至21亿。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趋紧,在未来几十年里,较小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将需要支撑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的医疗和养老金需求。 吸引高技能移民虽能部分缓解这一问题,但远远不够。 机器人有望在养老和护理领域发挥作用。它们可以在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支持质量检测和物流管理,让人类专注于更复杂的工作。在零售业,它们可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机器人还可用于灾区救援,太空探索等领域。对于时间紧张的专业人士来说,或许未来的机器人演示视频会展示它们如何疏通水槽,换尿布和回收垃圾。 迎接机器人时代,同时确保社会适应变化 尽管机器人技术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风险。必须制定安全机制,以确保机器人系统不会失控。 此外,人类需要终身学习和技能再培训,以避免因自动化而失业。 政府和企业还需建立规则和最佳实践,以确保技术发展不会压制人类的创造力和尊严。 目前,机器人仍处于训练阶段,社会仍有足够的时间为其普及做好准备。 在此期间,政策制定者应确保科研和投资环境能够持续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随着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智能,世界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 ![]() ![]() ![]() ![]()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62b89c94-e5be-4093-97a5-d934c153662b The editorial board Published March 17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