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个人理财 查看内容

谁来继承?对无子女者而言,这是一道棘手的问题

2025-3-16 08:07|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4136| 原文链接

金融时报:谁来继承?对无子女者而言,这是一道棘手的问题  

我与朋友约好见面,但走进咖啡馆时却感到一丝忐忑,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结果发现,他也没有。我们都被“死亡”这个问题难住了。  

Tim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正在帮我起草遗嘱,而我则负责管理他的养老金。

我和妻子需要决定我们去世后谁来继承资产,而Tim则需要填写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死亡福利指定表。  

作为财务顾问,我们每天都会给客户布置这样的“作业”,但轮到自己时,我们却难以直面:

谁该成为我们的受益人?

Tim年过五十,单身;而我和妻子结婚已有二十年,但我们都没有子女。  

子女不是唯一的继承选项,但决定并不容易  

在我们边喝咖啡边坦白彼此的困境时,我们意识到,金融服务行业视作“例行公事”的遗产规划问题,对我们这类人而言却是一个深刻的生存命题。  

“你去世后,谁来继承你的遗产?”如果答案不是“子女”,那么问题就会层层递进,甚至让人陷入悲观情绪。  

谁会在你年老体衰时照顾你?谁会被赋予持久授权,代你做关键决策?谁会担任你的遗嘱执行人?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子,决定继承人的难题愈加普遍  

人们没有子女的原因各不相同。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问题可能勾起痛苦的回忆,例如错失机会,试图生育却未能成功,或是经历丧子之痛。而像我和妻子这样的人,则是出于个人选择。  

如今,选择不生育的夫妇越来越多。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现在大约六分之一的女性到45岁时仍未生育。英国及全球的生育率正在下降。  

在同性伴侣中,仅有四分之一的女性伴侣和十五分之一的男性伴侣会有孩子。而如果再加上年轻单身者,丧偶者,一直未找到合适伴侣的人,以及那些与子女关系疏远的父母,类似我们这种困境的人数远比想象的多。  

遗产继承的决定:家庭?朋友?还是慈善?  

财富越多,决定谁来继承就越难。遗产往往是改变人生的巨额财富,它可能会对继承者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吗?如果你给予对方财富,你是否期待回报?  

如果子女不是继承人,是否应该留给更广泛的家人?如果你想把遗产留给侄子女或者外甥,应该平均分配吗?还是应该多给那些关系更亲近的人?如果这个问题变得太难,你是否干脆不留给任何亲属?  

我有一个朋友,他宁愿把自己在家族财产中的份额留给德国的一位酿酒修女,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很喜欢她酿的啤酒。

这比把遗产留给已然富有的兄弟或从未见过的侄女们让他更感到安心。  

这也让人思考是否将遗产捐赠给慈善机构。若遗嘱中至少10%的遗产捐赠给慈善机构,继承税率将从40%降至36%。去年,共有142000份遗嘱留下了超过40亿英镑的慈善遗赠。其中四分之一的资金流向了仅十家大型慈善机构。然而,对于那些较小的慈善组织而言,一笔大额捐赠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如何做出合理的决定?一些实用建议  

这次经历让我思考:在类似情况下,如何更理性地做出决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1. 你并不孤单: 处理身后财务安排是个复杂且令人焦虑的问题,认识并接受这一点,能帮助你更轻松地面对它。如果你的财务顾问足够专业,他们会倾听你的感受,并帮你整理出适合的方案。你可以专门预约一次会议,目标是在会议结束时完成相关文件的填写。  

2. 早点开始赠予: 如果财务状况允许,可以考虑在生前就逐步赠与资产,例如帮助朋友或家人解决实际困难,从支付宠物保险,到资助首辆汽车,或提供购房首付款。如果你最终打算把遗产捐给慈善机构,为什么要等上几十年呢?提早赠与不仅减少遗产的最终规模,也可能增进人际关系,提高你的幸福感。  

3. 不必做“一劳永逸”的决定: 人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兴趣,社交关系,价值观都会随时间调整。因此,遗嘱并非一成不变的决定,每五年重新审视一次,可以让决策变得更容易。你无需今天就规划好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4. 思考“死亡问题”或许能帮助你活得更有意义: 这个难题也许能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珍视的是什么,最在意的是谁,以及是否已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  

老实说,我至今仍未填写好表格,但至少,我和妻子已经有信心在死之前完成这项任务了。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67799694-ec68-4a35-8cda-c0d3a203cc32

Nathan Valbonesi

Published
March 15 202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