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特朗普加征关税倒逼习近平改革中国经济模式 为了实现长期目标,中国需更坚决地转向国内消费。 差异再明显不过了:在中国,当习近平走进人民大会堂时,全体人大代表一致缓慢地鼓掌;而在美国国会,两派议员围绕特朗普的讲话时而喝彩,时而嘲讽,现场一片喧嚣。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周三上午先后在亚洲不同地方上演,突出了这两个经济体之间日益扩大的分歧。过去几十年,这两国经济高度融合,中国主要通过向美国消费者销售商品实现增长。但现在特朗普总统希望美国能生产更多,而中国则希望自己的民众能消费更多。 特朗普最新的对华惩罚性关税已于周二提升到20%,迫使习近平更坚定地去应对一个在中国国内极为棘手,长期被推迟的挑战: 彻底改变过去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转而更依赖14亿中国消费者来推动增长。 周三,在向代表和坐在会场中央的习近平分别鞠躬致意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宣布2025年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扩大消费”,以实现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一目标与过去两年相同。 尽管在这场中国年度“国情咨文”式的演讲中,具体细节依然很少(李强讲话结束几十分钟后特朗普才开始演讲),但李强敦促官员加快行动,使“内需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坚强支撑”。 习近平在去年12月的讲话中也曾用过类似语言,这段讲话上周才被公开。他强调转向消费是“战略性举措”,并非“权宜之计”,试图消除外界认为此举仅仅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仓促反应。习近平说,这种转变对“中国经济稳定与经济安全”都是必要的。 几十年来,美国决策者一直敦促中国政府释放巨大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以帮助平衡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流动。如今,特朗普试图打击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加上中国可能进一步陷入通缩,这让习近平除了更坚定地转向内消费之外,几乎别无选择。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的中国政治研究员托马斯(Neil Thomas)说,扩大消费能帮助北京降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尤其是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之际。但消费转型之所以难,是因为北京需要大幅提高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却又不想大幅提高税负,也不想把大量资源从国企和国家手中转移出来。 中国也不想完全放弃对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投资,这在李强周三宣布的优先事项中位列第二。他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生物制造,量子技术,实体人工智能和6G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这也延续了近期AI创业公司DeepSeek技术突破和习近平会见马云后引发的投资热情。 尽管中国在电动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希望在美国试图阻止其获取尖端芯片的背景下取得更多技术突破,但扩大消费仍然是实现习近平长期增长目标所必需的,尤其是在疫情后中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从供应端政策转向消费端,将标志着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的重大转变。消费在中国GDP中仅占约40%,而发达经济体则为50%至70%,这种结构导致经济长期失衡和贸易摩擦。投资(包括制造业投资)在中国经济占比同样高达40%,约为美国的两倍,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历史性高位。 尽管习近平拥有自毛泽东以来最大的权力,但即便是他,在推动地方官僚系统执行大规模变革方面也会遇到巨大阻力。地方政府仍然更倾向于投资导向的增长模式,因为它们长期以来都依靠扩大投资实现自己的政绩目标。而提高消费的政策(如税制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降低国内贸易壁垒)成本高昂,阻力重重,且实施耗时长。 与美国国会在特朗普演讲时的公开党派争吵不同,中国的政治斗争多在幕后展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在中国政策辩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因为他们习惯于获得政府补贴。他说,普通中国民众没有类似的政治代表,因为“中国不是民主国家”。 向消费转型已经酝酿多年,甚至早在特朗普赢得第二个任期之前。 自邓小平1970年代末引进外资以来,中国迅速从一个农业落后的国家崛起为潜在超级大国,主要靠地方官员竞相吸引投资。他们纷纷建设住房、基础设施和工厂,不断生产全球所需的产品。 第一个重大挫折出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当时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当于GDP 12.5%的大规模刺激计划。这种债务驱动的投资热潮在2015年前后失去动力。之后政府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减税以及对出口企业的激励措施,继续实现高增长目标,但却带来了更严重的债务和房地产泡沫,现在习近平正试图化解这些问题。 结果,中国陷入了财政不断恶化的螺旋: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土地销售收入大幅减少,难以找到有回报的投资项目,而消费者则因为工资停滞,房价下跌而感到更加贫穷。 标普全球评级首席亚太经济学家库伊斯(Louis Kuijs)称,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同样发现转向消费非常困难。中国在2015年前取得一定进展,但疫情和美中紧张关系迫使其重回投资驱动的短期刺激。 李强周三宣布的促进消费措施没有直接给民众发放现金,这反映了北京长期以来对直接发现金的抵触情绪。当局担心此举成本过高并导致民众懒惰。此外,中国人普遍储蓄意愿强烈,尤其老年人担心未来意外开支,消费意愿低。 除了补贴换购新车和手机外,习近平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从政府架构上推动消费,而非投资。李强提到的措施,包括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等,从长期来看更为重要。 周三,李强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以更高效地使用资源。国务院研究室官员陈昌盛会后表示,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就像“废掉了自己的武功”。 另一大困难是向农民工提供福利待遇,这需要中央向地方政府转移数千亿美元资金,但成本极高,内部仍有激烈争论。 去年,中国央行前顾问刘世锦提出一项十万亿人民币的计划,用于改善农民工住房、医疗和教育服务。但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这将耗资巨大,政策讨论仍在继续。 李强周三敦促共产党人面对逆境要有信心,表示“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将继续破浪前行,稳步驶向未来”。 浙江省代表李占国深信:“美国必然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他们越压制我们,我们就越有活力,也越有创新力。” ![]() ![]() ![]() ![]() ![]() ![]() ![]() ![]()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f ... ?srnd=homepage-asia By Bloomberg News 6 March 2025 at 9:00 am AE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