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国AI视频瞄准全球市场 未来的互联网可能充斥着严格遵守北京规则的内容。 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全力缩小与美国的技术差距。 尽管华盛顿试图遏制该行业的发展,但中国公司证明了它们能够与硅谷竞争。 我最近试用了Vidu 2.0,这是一款经过改良的AI视频生成器,被称为OpenAI旗下Sora的国内对手。 该平台由总部位于北京的初创企业圣树科技(Shengshu Technology)推出,与清华大学等中国AI创新核心力量有联系。 这款公开平台允许全球用户将图像转换为短视频。 尽管生成的某些视频仍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奇怪的面部表情,不符合物理规律的肢体动作等,但Vidu 2.0的速度让我印象深刻。我能在几秒钟内生成假视频,比如特朗普流泪或浪漫拥抱马斯克。 该公司声称,他们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上,其短视频内容的制作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5%。 Vidu 2.0的推出紧随上月中国另一项AI技术进展:DeepSeek-V3的大语言模型。 这一模型在全球基准测试中的表现十分亮眼,而且据报道开发和训练成本极低。 OpenAI的创始成员卡帕西(Andrej Karpathy)称之为“预算笑话”。英伟达高级研究经理Jim Fan则表示,DeepSeek证明了“资源限制也是一种美”。 接连取得的进展提醒了美国新政府,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出口管制等政策是否真正有效地阻碍了中国的AI发展。 这些技术也暴露出北京价值观在新兴技术中的深刻烙印。 Vidu 2.0提供英文界面,显然圣树科技正在寻求国际和美国市场的机会,这或许与中国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有关。然而,这款工具很快显现了其背景。当我尝试生成一段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的短视频时,输入的照片和请求立即被拒绝。 平台必须遵守规定,禁止政治人物图像被篡改。 但有趣的是,我可以轻松生成特朗普哭泣的视频,却无法制作关于习近平的内容。 类似的政治观点也存在于DeepSeek中。 当我询问这款聊天机器人关于中国共产党在人权领域的表现时,它给出了赞扬性的回答,称中共“全面推进人权事业”,并提到中国西北地区民族之间“和谐共处”。这一表述与国际组织的观点大相径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中国AI工具完成作业,制作社交媒体内容等,这些偏见可能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 针对像Vidu这样的AI视频生成工具的国际担忧也在增加。这类多媒体视频可能通过逼真的模拟引发混乱和误导,包括模仿公众人物的形象。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用于欺骗、骚扰或生成未经同意的色情内容的担忧日益加剧。 此外,还有报道称,北京曾利用AI视频技术大规模传播亲中国,反美的宣传内容。 随着中美公司向公众推出越来越多此类工具,政策制定者必须跟上步伐,为安全提供保障。 Vidu已设置了多重防护措施来防止滥用,而且这些措施似乎在改进。(去年夏天,我试用Vidu 1.0时,系统允许我生成裸露肩膀的视频,而Vidu 2.0已完全禁止类似功能。) AI生成视频已悄然成为中国中央政府的技术优先事项之一。 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多次表态支持,称AI生成内容在国内影视制作中即将迎来繁荣。 去年10月,Vidu被用于制作一段在中国上映的索尼影业(Sony Pictures)电影《毒液2:屠杀开始》的宣传视频,广受党媒宣传。 目前,用户通过Vidu生成的视频最长仅8秒,制作更长或超逼真的深度伪造视频依然是一项耗时且繁琐的任务。 但这些短视频已展现了未来的趋势,只要符合中国的政治规则。 这一领域竞争者众多,包括智谱AI(Zhipu AI)、MiniMax,以及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集团等巨头都在提供类似的产品。 这些技术突破使成本降低,赋予了它们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这不仅仅是硅谷需要关注的问题,全球都应提高警惕。 ![]() ![]()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srnd=homepage-asia January 23, 2025 at 9:00 PM UTC By Catherine Thorbec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