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些资深医生对国产仿制药的质量表示担忧,这些仿制药在医院里已基本取代了西方原研药,而公众对政府削减医疗成本的举措也出现了罕见的反弹。 据当地媒体《财新网》和《第一财经日报》周末报道,北京和上海的医院院长和医生表示,公立医院强制使用的廉价仿制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不如国际大型制药公司的药品。他们担心,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可能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滋生不信任。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向正在举行的年度会议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医生们建议国家在药品合同招标过程中增加灵活性,以便医生和患者在愿意时可以选择转回西方原研药。 一线医生的抱怨促使负责监管中国国家医疗保险计划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周一发表声明称,该局将于本周在上海会见医生和专家,了解他们的建议,并收集更多关于国产仿制药的临床数据。 上海著名的瑞金医院高级外科医生郑敏华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列举了国内仿制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例子,如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或麻药不能使病人入睡。 自六年前政府启动药品招标即批量采购以来,阿斯利康公司和辉瑞公司等全球制药巨头的非专利药品被国内公司生产的同类药品所取代,而这些药品的售价往往只原研药价格的一小部分。多年来,该计划为中国政府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然后用于报销价值更高的创新疗法,包括许多由西方制药商开发的大片。 2018年至2023 年间,仿制药生产商为了赢得合同,平均降价幅度超过 50%,有的降价幅度高达 90%。在最近一轮采购中,仿制阿司匹林片的中标价格低至每片0.03元,而孕妇叶酸片每片仅售0.0289元。 虽然供应给中国医院的国产仿制药通过了生物等效性测试,显示其疗效不亚于品牌药,但自去年以来,病人和医生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些药品的质量无法与西药相提并论。 中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动新一轮采购。医生们罕见的反弹让人怀疑,中国政府降低药价的努力是否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最终可能会激起公众的不满。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er-doctors-speak-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