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社论:争夺对经济至关重要的稀有金属的安全之战 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芯片和绿色技术领域争夺主导地位的同时,也陷入了一场日益激烈的针锋相对的贸易战。 他们针对彼此及其盟友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关税和黑名单措施,正如《金融时报》系列报道所揭示的那样。 最新的管制措施来自北京。从9月15日起,中国将对锑(一种用于穿甲弹、夜视镜和精密光学仪器的罕见金属)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措施紧随去年对用于芯片和军事通讯的锗和镓的出口限制之后。 中国生产约60%的稀土元素,并加工近90%的稀土材料。 北京声称这些措施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它对关键原材料的控制实际上是其在贸易战中对华盛顿的筹码。 而美国的强势则体现在阻止先进半导体技术向中国出口,并限制中国制造商向美国市场销售产品的能力。 这种相互报复的循环冲击了两国经济,并阻碍了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看起来,这种情况没有缓和的迹象。 因此,适应这种供应链分裂的新时代对于缓解经济影响是必要的。例如,中国的华为正与国内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合作,推动先进芯片的开发。 同时,有迹象表明,中国买家正在寻找方法绕过美国对先进处理器的限制。 美国及其盟友已成立了“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等倡议,以改善关键资源的合作。 但这些论坛需要迅速从对话转向行动,企业担心北京会继续将新的关键金属列入限制清单,并担心芯片生产将在更高的价格下缺少必要原料而受到影响。 加强采矿和精炼工作是关键。 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中国境外仍有大量的关键金属储备可供开采,包括西方国家。由商品交易集团托克(Trafigura)拥有的Nyrstar公司认为,位于田纳西州的一个锌冶炼厂设施可以满足美国每年80%的镓和锗需求。 由于北京的控制措施推高了商品价格,这也让开采变得更具吸引力。 但是,西方国家的政府需要简化行业运作的条件。价格波动使得开采具有风险,而来自中国的低于成本的出口竞争激烈。跨国协调化学品法规和规划法的简化将有所帮助,并采用统一的环保标准。 更好的财政激励协调也是必要的,价格保险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降低稀有金属项目的风险,而长期供货协议可以提供需求保障。 一些关键金属的回收或替代成本高昂且难度大,但支持战略性研发仍然很重要。 例如,镓可以从煤炭燃烧产生的煤灰中提取出来,而硅在某些电子应用中也可以作为一种较低成本的锗替代品。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政府依赖于从中国进口廉价原材料,而中国则在矿业、精炼和勘探上投入巨资。 美中之间的经济敌对关系凸显出依赖单一供应商获取关键金属的做法是多么短视。 中国对这一领域的掌控看似牢不可破。 但如果美国及其盟友希望削弱其在贸易战中的影响力,对关键矿物的更集中努力将会有所帮助。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33743ce8-c791-4e85-baa2-ab52307f7918 The editorial board September 8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