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给老婆订了辆现代的Kona,这两天犹豫要不要换成混动,于是又去试驾了一次Kona混动。旁边就是长城,也顺便试了试长城,看看长城的车到底什么水平了。 到店后发现,我想试驾的Kona同尺寸的Jolion混动没试驾车。于是我试驾了H6混动和Ora电动车。 我并不是第一次试驾长城。几年前H6刚来的时候,就试驾过一次油车版。当时印象很好。感叹国产车也能卖澳洲了,屏幕什么的还挺高科技,内饰也不错,开起来也还行。 可能是最近回国试了些国内的高档车,对国产车的期待高了,这次再来看长城,就觉得长城这两款在国内10万块都卖不好的车一无是处了。H6从月销几万到现在几千,长城从第一国产厂商到现在快被扫地出门,也不是没原因的。 先说说优点: 1. H6混动急加速时发动机噪音和震动的控制比较好。现代和丰田的混动在急加速时,发动机嘶吼声比长城的大很多,而且无力。 2. H6急加速时顿挫控制比现代的Santa Fe混动上那套涡轮增压混动好。 3. 无论H6还是Ora,都有个单踏板模式,也就是松油门就动能回收。这点挺好,非常符合特斯拉车主的开车习惯。虽然力度不大,但还是比没有强。开起来脚不需要移来移去,轻松。 再说缺点: 1. 车机非常垃圾,尤其是Ora的。 国内车厂软件水平天差地别。有几家是世界一流的,也有垃圾的很的。长城很不幸的就是后者。 无论H6还是Ora的车机,用起来都很不符合直觉,费劲。比如连个蓝牙,现代的很快搞定,长城得试半天才行。 车机界面,也处处流露出河北保定三流开发人员的审美。高级感跟现代的差太远了。功能,流畅度也不大行。 2. 没有导航,H6没有无线carplay。 这也是属于车机烂的一部分,但影响很大,我就单独列出吧。 现在去试驾,一般的车机都是带导航的,开出去不至于不知道怎么开回来。但是H6没有。而且无线Carplay也没有。现在连丰田都带无线Carplay了,长城的脸比丰田还大?长城难道期待试驾的人带着一条USB线去试驾? 我回来查,才知道Ora是有无线carplay。但长城的人在我试驾完H6后告诉我长城除了坦克500,都没有无线Carplay,这显然是错的。 3. 中国厂商也生产烂电车,Ora就是一个例子 试驾了Ora,你就知道并不是每个电车都有特斯拉的水平。特斯拉的一个特点是不溜坡,不顿挫。但很多厂商就是做不到,包括保时捷的Taycan都溜坡。 Ora的溜坡有点可怕。我在堵车时打开Ora的自适应巡航。Ora跟着前车缓缓的刹停后居然溜坡了,往后似乎倒了10厘米,然后车子自己一脚刹车,车里似乎有“砰”的一声。我不知道这什么玩意儿,是手刹?我很多年前有一辆油车在溜坡时也有过一次类似的声音。 4. 空调系统很难用。 无论H6还是Ora,空调都是靠屏幕来调整的。虽然特斯拉也是屏幕调整,但特斯拉至少做的还算好用。这俩车调整空调温度和风速时比较费劲。考虑到竞品丰田现代之类都有完整的空调调整实体按钮,对比起来,长城的使用体验落差很大。可能国内普及了语音调整,这不是大问题。但澳洲这里没语音,试车的也不习惯语音,这样空调系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差。 5. 液晶仪表上速度显示不清晰。数字有点小,而且不是在仪表的上部,导致看起来有点麻烦。澳洲那么多超速摄像头,还是需要随时看一下时速的。 6. 各种警报声有点多。销售说多次软件升级,已经把澳洲评测发现的一些烦人的警报声弄没了,但我试驾发现还是有一些。但现代也有,就是那个所有评测人都吐槽的超速报警。 7. 能耗问题。这个不是我自己体验的,是看了不少评测得出的结论。长城的混动和电动车能耗控制都不算好,跟现代没法比。 总体开起来的感觉就是长城的车粗制滥造,中国小城市三流技术人员不用心搞出来的东西。当然,国外也有烂车,比如我年初在夏威夷租过一辆全新的雪弗兰Blazer,当时就感觉那个车做的烂,感慨美国汽车工业就这个水平了。长城这俩车,跟Blazer烂的程度类似,当然,是不同角度的烂。 跟他们一比,现代那辆车是无论内饰,科技,审美,人体工程学,各方面都很用心,做的很好。现代没任何短板。 当然,长城的这两款车比现代的要早几年诞生,不能代表长城现在的水平。但我也怀疑这几年长城能有多大进步。这俩长城的车也不能代表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跟“遥遥领先”的口号也毫无关系。代表的更多的是中国中低档油车和非主流电车的水平。 魏建军前几天说中国车到海外是降维打击,我没见长城的车在哪降维打击了。只知道长城的卖日韩2/3不到的价格,还卖不动。 试了两次现代的车,我也理解了鬼佬们对起亚EV5的渴望。降价到6万的Model Y面对现代/起亚的马上到来的同价位电车或者百公里油耗4L左右的混动,有多大优势,难说。 对于中国油车,想追赶日韩,尤其是现代起亚,近几年内恐怕不大可能。真正要摆脱“中国垃圾”称号,恐怕还得新势力的车过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