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回国一月

2024-1-14 20:46| 发布者: yybsn | 查看: 3497| 原文链接

先说办签证:一个月前办签证回国。办签证如果全部资料齐的话,不会被卡,服务态度不说多好吧,也过得去,但不知怎么回事一进使馆的门就开始了国内那种进政务大厅办事的心态,战战兢兢,客客气气,说句不好听的都有些卑躬屈膝了,生怕人家说一句话就得再跑回去。在现场遇到一大哥,那大哥说者是他来的第8次了,他说自己也不笨,咋就一直需要补充各种资料一直需要重新来,在我的注视下,他又一次失败了,工作人员告诉他不是上午取件,是下午两点半过后…… 大哥苦笑着说他停车费都好几百了然后离开了。大哥办的是某种资料的证明。

我感觉大家一次办不好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并不知道需要带什么资料和如何填写资料,而网站上也是写得含含糊糊,不明所以,而要填写的资料上也又语焉不详,作为受过十多年高等教育主业是文字方面的我对很多词语也是感觉搞不懂,更不要说一些老年人了和其她人了。这样就导致很多资料被退回或者补交,需要多次往返。

使馆比较繁忙,往往是要提前一周甚至两周才能申请到预约的机会。我的预约是排到了大概十天后,所以感觉还是比较麻烦。我现在都在想为什么网上填写的资料通过了以后还非要自己打印出来然后去面交,对于照片也是,已经扫描上传了也非要实物,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到了那里发现没有只好去邮局拍。另外邮局的照片也是一个问题,按照邮局的人说是符合中国签证要求的,但是上传却不符合,非要再次调整后才可以,这就把很多不太懂电脑的人给难住了。总而言之吧,感觉还是很有些死板。明明很多人可以通过电脑,少数人去现场的事情搞得非常的繁琐。说句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去看父母,很多人估计回放弃去申请签证,太麻烦了。


再说回家,机场的wifi形同虚设,国外号码根本不能使用,我问了下说是需要中国手机号码才可以。幸好是我在澳洲的时候先购买了一张流量卡,到中国机场后就换上了,用起来也还可以,就是感觉流量用得比较块。

消费问题:微信从街头卖菜的到高档酒店都在使用,现金也可以使用,但总体不如使用手机方便,对外国人不是很友好,没有绑定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卡的微信是不能用来收付钱的。但是外国身份去办都很麻烦,我一在移动公司工作的同学说,他们从下个月开通为外国护照办手机号码的业务,我去的那个月还没有,也就是说如果我去是办不了的。于是我用了家里人的一个手机卡号绑定了微信和银行卡。



经济:老家是一县城,基本的说法都是今年生意不太好,县城最大的超市的一个中层领导说,今年的效益不如往年的一半,来的人也不少,但是真正购物的不多。我所在小区的保安,年龄五六十岁了,告诉我说工资是一个月1400,我都不能相信,但确实是1400,一个大门,三个保安,都是年龄大的人。但老师的待遇不错,我一亲戚,小学老师退休,退休工资六千多。有几个初高中的做老师的同学也大概是这个数。而且老师的身份非常高,几乎天天有人请吃饭,据同学说,县城所有的饭店都吃过了,有的吃过几次了。一亲戚的说法:一是老师,二是医生,都是能求得着的人,再大的官员也有孩子,再有钱的人也得生病。县城的娱乐活动比较少,在我看来,主要是互相请客吃饭,喝酒。估计很多澳洲呆久的回去会感觉不太习惯了。但很多时候不去还不好,不请也不好,在大环境里每个人都被裹挟着,就像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酒桌上大家谈论的基本都是县城官场,谁谁谁高升了,现在的书记县长是谁……其次是孩子,孩子小学如何,高中如何,大学如何,老师怎么样,学校怎么样。然后还有就是讨论哪个行业赚钱,谁谁谁又搞了多少钱,还是要靠人脉和金钱。

教育方面:县城高中的教室里都安装了24小时摄像头,班主任可以随时监控任何一个学生,酒桌上拿出手机来给我们看,很清晰的摄像头,每个孩子都在低头学习——压力太大了,我只是想想就觉得不舒服,随时随地都在监控之下。当天晚上做班主任的同学半路回去了,说是班上一个女生拿刀通了另外一个男生。 县城有几家私立学校,成绩比较好,但因为争了公立学校的学生,县城把学校给收归国有了,另外几所严格限制了招生名额和招生区域。

交通方面,喇叭声减少了,但是仍然互不相让,按照在澳洲的开车习惯在国内估计会寸步难行,车太多太多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停车位比澳洲还难找。另外到处都是电动车,我回家这段时间就天天骑着电动车到处瞎逛,电动车廉价 方便,只是安全性还是有待提高,我亲眼看到一个电动车在红灯处被一轿车撞翻。另外学校接孩子上下学是一大事件,占据了大多人空闲时间,每日必做,我替亲戚去接小孩,初中门口,挨挨挤挤,比赶集的人还要多。大多数家长不放下孩子自己往返,所以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我记得我当年八九岁的时候就自己骑着自行车上下学了。


环境,从一下飞机嗓子开始疼,直到两周后才感觉好些了,其实我感觉不是好些了,是适应了。然后又感冒一星期。最后计划出去旅游的时候,开始了几个省份的大雾霾,几乎就是对面不见人,我从县城想打车去省城,出租车不去,说是雾霾太大,去远处开车太慢,不合算,然后高铁和飞机都大面积延误,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于是我索性放弃了出行,是一大遗憾。然后药房非常多,除了饭店就是药房,一个挨一个,很多药房都有各种优惠和积分活动,买药多了会送电饭锅之类的商品。 我有亲戚说他看到一家药房的名字叫”好开心大药房“,他大骂说,也不知道谁他妈好开心。

饮食,从小吃习惯的胃还是喜欢老家的味道,即使知道里面是科技与狠活。很多店面很卷,价格便宜得不可思议,我在一家自助餐厅吃的自助餐是一个人29.9元,是人民币,折合澳币只有6块钱左右,六块钱你在澳洲能在麦当劳吃一个汉堡吗?自助餐包含免费的软饮料,也有肉和各种食物,食物在添加了各种科技后吃不出什么异味,但是饮料巨难喝,我拿了一瓶看起来像芬达的东西,虽然知道肯定不好,但喝起来仍然享受不了,就感觉是甜得发腻的东西参了自来水。从饮料也就推测出其它食物是个什么情况了,但是确实便宜。  酒,特别是白酒,档次都提高了,大家都喝的至少是100块钱往上的白酒。烟也是如此,我印象里的好烟,现在成了普通人抽的了。烟酒的生意特别好,酒店的生意特别好。

房地产:房价依然在下降,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县城里最好的楼房依然在卖,有钱人还是有的,几百万一套的房子也还卖的出去。但总体来说买房的人越来越少了。


政治:老百姓牢骚很多,家里有亲戚是退休的干部,依然是满腹牢骚,从微信上传播一些小道消息,然后骂,主要是骂现在这位以及他周围那几个人,对于前任总理的死都表示疑点颇多,他们骂但是不羡慕西方,而是怀念毛主席时代,说毛主席那时候如何如何,又对现在的抓间谍行为表示认可,总体认为一切还是美帝的错。

还有几次和政府打交道的经历,感觉不是很好,北方,一个是水,一个是暖气,都出了问题,但是打电话沟通解决的时候,推诿,态度强硬,没有服务意识,也没有纳税人概念,还是把老百姓当作需要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县政务大厅修建得比较豪华,进去的时候打算拿手机拍几张照片,被前台强硬的提示:不允许拍摄,我说这不是公开的办公地方吗?她说就是这样才不准拍。然后依然有熟人办事的情况,排队的时候,有人拿着表格直接进去交给办事的人员,然后就提前给那人先办了。


这次回去感慨颇多,自上次回去离这次已经四年了,四年里,感觉变化很大,也不太习惯了,不知道是在澳洲生活的时间太久还是国内确实变化很大,总之体验不是想象得那么好。如果不是父母在的话,估计以后回去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少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