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70#,171#,178#,#179,#180。 ———————————— 决定还是侧重于由我本人的生活经历所引发的感概。其他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曝光率,还是省略掉吧。 这些日子想起了自己生活里青春洋溢的大学时光。同学们的影像从尘封的记忆片段里若隐若现最后逐渐清晰活转开来。这生命里美好的年华是只有与同龄人才能共同拥有的回忆啊。 记得有一次学校舞会,我正在跳舞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位中年男士,问我是哪个系哪个班的。自己当时的表情定是异常惊诧错愕,以至他们事后闲聊时还常常笑着谈起。这都源于当时我们大学里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老师写了一个以我校为背景的关于校园生活的剧本,准备请电视台拍成电视剧。这位老师十五岁时就作为文艺兵上过朝鲜战场,受各界重视。他高大英俊,为人长袖善舞,与市政府,企业,以及文联各方各面的关系都通达。筹备工作准备好后,就在大学校园里面寻找学生演员。经过试戏以后,选中了我校和外校包括艺术学院及体育学院的一些学生。男主角是一名体育学院的学生。女主角是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我也有幸被选上,角色是属于戏份还不少的配角。大家都是同级的同龄人。一开始是要进行培训的,表演老师们是本市文艺界的资深人士。那次在舞会上问我话的是两位副导演老师。 拍摄期间有一次我病了,休息了三天。当我回到剧组,大家都嘘寒问暖的,让我感觉很温馨。那天的任务完成后,我正走下楼梯要回宿舍,恰好剧里的男主角,体育学院的这位男孩也正从楼梯往上走。当时的场面我至今仍清清楚楚地记得。只见他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几天不见,还挺惦念的。你恢复得还好吗?天气冷,注意加减衣服啊。” 我赶紧报以一个微笑:“谢谢你的关心。我已经好多了。” 之所以一直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是我们唯一也是最后一次私下单独碰面。当时大家都是把拍戏当做任务来完成的,觉得不能辜负老师,同学们以及相关部门的信任。所以每个人都是努力融入剧情中,心无旁骛。电视剧制作完以后,大家告别之际都纷纷在留念册上留言,并留下彼此的通讯地址,泪洒当襟的场面在毕业时送同学们登上通往四面八方的火车各奔前程时再一次重演。 毕业后一开始还跟很多同学都有联系,后来人数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廖廖几位,包括这位不是我母校的体院的男同学和一个母校的女同学。这其间我经历了到澳洲留学,工作,升职,结婚,生子,他也经历了在国内工作,结婚,生女,创业成功,生意发达。他妻子就是他体院的同学。两人都是学习体育齐头并进。他们的独生女完美继承了父母的智商,去年考入了清华大学。我们各自的婚姻都很幸福,我也有一对正在上中学的成绩优异,热爱体育及艺术的优秀儿女。 我们的联络其实只限于通知对方彼此生活中重要的事件,比如说由于搬家的地址更换,新到了一个工作单位,结婚,生子,孩子上小学,中学,大学,并只是点到为止,还有就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交流。我们的同学情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二岁那年他在我的留念册上写的那句 “你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写下这段文字是为了表达对我这位异性友人的感激,感谢他带给我的美好的回忆,感谢他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跟我保持联系, 我最近仔细地想了想两件事。第一,我写给他的邮件在遣词造句上实在是非常用心的,确保不出现任何没有必要的多余的信息,以至影响我们多年的基于友谊的长久联系。从他给我的邮件中也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都着墨极少,简明扼要。甚至就是此时此刻,我也不想对他进行展开的描写。第二,他的性格即使是由开朗活泼主导,但绝对有和我的性格很像的一些特征,比如内敛(这其实和他的开朗活泼可以同时存在),矜持和低调。 我喜欢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极不喜欢刻意强求。我大学后期萌生了要出国的想法,毕业后母亲曾经劝我找一个伴侣一起出国,这样她的担心少一些。我记得当时骇笑,跟她说,若这样,这代表着一个什么样的概率啊。首先,在短时间内要确证某人合适做我的终生伴侣。寻找终生伴侣需要以一生中最大程度的谨慎来对待,因为这是世上最难的一件事情。第二,这个人恰好也想出国。已是难上加难。第三,这个人不仅想出国,而且也想去澳大利亚。此时的难度已近于上青天。还好她是一个蛮开明的母亲,便不再提。我在国内的故交都没有出国,现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总是认为一个人在适合本人的环境中生活是最好的,不要为了任何除了自己以外的别的人做一些什么决定。因为最后若事情不如想象,双方谁都承受不起,最后变成互相拖累。 ———————————————————————————————————————— 出国前夕的同学聚会,我并没有邀请他。我和他实际的关系所达到的程度就是普通同学级别的,互相邀约见个面对双方哪一方都应是非常容易的,能来则来,若真有事绊住,不来也没什么,就像其他那些同学一样。当然最后所有受邀的同学都来了。聚会中我略略有些心神不定。想着应该请他来的,哪怕就是看他一眼也好啊。然而我却不敢。 在心思恍惚的几分钟里想起了我和那位到现在还一直联系着的女同学在我们毕业之前的悄悄话。她也是当时被选上的学生演员之一。我们谈到听老师们说的他在学校很受校方器重,(这点和我一样)。我们更谈到那天在楼梯间碰到时他对我说的那些话, 他在一次排练后对我说的“我很享受和你的交流”, 以及他在我留念册上的那条留言。这些话由一个年轻男孩说给一个年轻女孩听,写给她看,不是不让人怦然心动的。而同时,他的那些话也完全可以被理解为普通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关心,而且也挺大方得体的。 当时出国留学是我的第一优先,排在所有事情之前,心思都放在了与出国留学相关的事情上面。 后来两人都会在繁忙的学习,工作,努力寻求职业发展时抽出时间简单地告知对方自己的基本动向。这种简明扼要的交流一直持续到现在,光阴似箭,一转眼二十多年了。 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时间做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似乎总是在永不停歇地忙碌着。现如今有了一定的阅历方能体会到世上任何一种关系,不论是什么关系,都是需要当事人双方有一致的意愿,共同努力才能维持长久。而曾经的实质关系至少在友谊以上的双方由于过去的牵缠,不用说维持长期的真正的联系,就是短期的都不大可能,一般情况是分手本身就代表了一切都结束了。 我和他在不知不觉中,以二十多年的时间印证了彼此的默契,可能不需过多言语的表达。他当年对我说的话,写的字也同样是我当时的心声啊。 ————————————————————————————————————————- 年轻时既没有意识也没有阅历去总结,现在想来我圈子里的人们都是理性较强,踏实稳重,且都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共识,互相欣赏,珍惜,成全,且感恩,分寸感,责任感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很好。话都不多,大家交流起来比较舒适,放松。 毕业前夕,有恋人的男女同学们若最后不能决定到同一地,也只能选择分手。我和我当时的男朋友就是这种情况。他是我们大学的龙头系里最被器重的一位,已被邀请留校任教。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医生,本人高高瘦瘦的,身上一股儒雅气息,在老师和同学们中口碑极高,业余爱好是义务给大家修理电器。我已打算留学,只能无奈分手。我们各自班的辅导员老师,同学,还有双方家长都很是惋惜了好一阵子。后来,一个从外校毕业,同期分配到我们大学龙头系任教的女生热烈地追求他,非他不嫁,两人婚后也是琴瑟和谐,都继续深造至博士毕业,共同发表了不少研究著作,现在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副教授,很完美的结局,我甚是为他们欣慰。 这位体院的男同学也是一样的情况。由于异地,只能和当时的女朋友分手。他由于学业和专业成绩优异,毕业前夕已被保送到北京体育学院读研究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生也是同期在那里读研究生,双方因而相识。他最后成了成功的商人,这些都是后话。 有一点毋庸质疑,共同的爱好是能达成默契的基础。自从完成那部校园电视剧的拍摄后,我和这位体院的男生虽再也没有见过面,但通信还是经常的,尤其是在我留学之前,信中都是以谈论文学,艺术为主。比如,我有段时间在看英文版的Thomas Hardy 的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便也推荐给他看。他也把他欣赏的法国画家塞尚介绍给我。他发现他会很入迷地看那部小说,并做笔记;我也发现自己会一连几个小时地欣赏塞尚的作品。很多年后,我女儿为法语科目做的Cultural Project 里有关艺术的方面她竟自己选了Paul Cézanne 做介绍。我当时就说,我知道这个人,了解他的作品的。 ————————————————————————————————————————— 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大学时的男友,这位体院的男生,以及其他我圈子里结为夫妻的人们在终生伴侣的选择上都有类似的模式。那就是,身边的人,基本同龄,同级(除了有一对相差七岁),双方的思想维度以及对感情的理解一致,有共同的生活和事业目标。这样方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最后和睦长久。总的感觉是淡雅得体。但大家并不是为了让旁人觉得得体才决定去和对方交往或停止交往,而是这样的状态是让自己感觉最舒适轻松的。远隔千山万水,或是忘却大的年龄差距而互诉衷情是我的圈子里的人们不会经历的。 任何太过分的举动基本会被我们圈子里视为一种过于强调自己的感觉而不顾对方的境况与感受的自私任性,有这种倾向却毫不自知还洋洋自得的人会被我们自动疏离。 不得不说,我和这位体院男生的友谊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有些复杂。但是,正是由于异地而不得不和各自的恋人分手的我们,是绝无可能发展出同样没有结果的超越友情的关系的。两人当时都在北京,我在北京工作两年后才出国留学。虽然年轻的我们在那段时间很为对方的外表和气质倾心,但却不想因为自己可能的举动而给对方带来困扰,进而影响友谊。所以我们宁肯通信联络也没有任何一方提出过见面。我们在生活中是理性的,可是对于文学,艺术却是无限痴迷的,大概我们的感性是表现在这个方面吧。 ————————————————————————————————————————— 以后随着我的出国,双方都各有各忙,再以后我们各自结婚生子,我们的友谊经过时间的沉淀,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里有三点至为关键且缺一不可。一是双方从未成为过真正的恋人,这免去了很多牵缠,烦恼与可能发生的尴尬。二是对文学,艺术的沉迷,这一点是双方友谊的精神寄托。第三点则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思维不太一样。从我这方面来讲,就是因此我不会对他产生类似于崇拜的感情,而这却是我对终生伴侣的自然感情。 —————————————————————————————————————————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很好地诠释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共同信奉的人生信条是由高中的一个同班同学首先提到的。他个头高高的,同学们都说他长得像一个香港的著名演员。当时我们都互有好感,但由于高考的压力,相互之间连话都说得很少。上大学后只短暂交往过一段时间,一是由于双方上的是不同城市的大学,更重要的是两人其实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很佩服他的思想高度,因为我是最近这些年才体会到了他当时的感受,就是那种虽洞察时弊却无能为力进而引发彻心彻骨的痛。对于他这种有真性情的纯粹的人,那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可惜当时我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和他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