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说说回国的感受

2023-5-13 14:29| 发布者: 0k0k | 查看: 17123| 原文链接

疫情之前,我基本每一两年都会回去一次,但全家都回的次数少一些。看到回国不再需要在宾馆隔离,就尽快定了机票、趁学校假期回去。总体来讲,全家都挺满意的,国内的长辈也很开心。

我有国内的银行卡,还有手机号码(每个月付点钱收短信),所以,微信可以使用,然后就非常方便了。

先说好的一方面。
============
物价,虽然有些地方也不便宜,但比澳洲,还是便宜不少。到了浦东机场,孩子说要喝水,正好有罗森便利店,农夫山泉2块一瓶,我正好有12块硬币,买了6瓶,店员很开心,“我正愁没硬币呢”。去了一趟迪斯尼,住在浦东的偏远的地方的宾馆。附近一家不错的店,小馄炖6块钱一碗,味道很好。我很想一个人来3碗,连汤喝干。。。 去餐厅吃饭,一顿也花不少钱,但是一折算成澳币,就觉得不贵了 :)

不是节假日,迪斯尼也是人山人海。那个啥,加勒比海盗的挺好玩,我们玩了2次。有个叫啥飞天小子还是什么的,排了很久很久,最后发现却没啥意思。过了一会儿,老大发现太阳镜不见了,问了去的上个景点的工作人员,有没发现丢失的眼镜。人家说,确实发现一个,在一个眼镜盒子里。。但那显然不是我们的,我们的没盒子。感觉找到的可能不大了。第二天,下午要回澳洲,早上,灵机一动,给迪斯尼失物招领打电话,人家说,的确捡到一个太阳镜。赶快打了车去拿,很高兴太阳镜找到了,本来以为希望很小。

虽然前几年回来几次,也和长辈相聚了,但其实很多年没一起回到双方的家乡了。先到了我的家乡,老婆很有感触,说这里已经变好了很多。后来去了她的家乡,我们也都感觉变化很大,说现在的小镇相当于10年前的县城,现在的县城相当于10年前的地市的感觉了。我们都说,如果不是孩子读书的问题,其实生活在这里,远程工作,应该也很舒服。

离开我家的时候,上了车,老大问,妈妈你咋哭了。这些年来,平时我们之间也经常吵架,我这、那的看不上她的某些习惯,她也一样,但是看到这里,我心里想,以后啥事情可以让让她了。去到她的家乡的时候,除了感慨变化很大之外,熟悉的街道,不禁想起当初刚结婚、甚至没结婚的时光,在这里的一幕幕,心里不禁有些感动,那个时候多纯啊。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回到从前,或者再慢一点儿,我们当初可以在这里度过更久的时光。

也去了另一个城市,有不少亲戚在那里。听说我们要回来,一个亲戚很早就说好要我们住她家。其实我们还有点犹豫,毕竟觉得住在宾馆自由一点。住在她家,每天的早饭,午饭,晚饭,怎么吃、去哪里吃、和谁吃,都给安排好了;甚至每天上午、下午去哪里玩,也都给安排好了,非常热情。天天大餐,我自己最想去的小吃,反倒没吃成。。。几年前,她和朋友来澳洲,也是住我家,我想想倒是觉得当初招待她有些不周呢。还有一个亲戚,年龄和我一样大,白手起家,当初一边开个小作坊、一边骑个摩托车去打工,用赚的钱补贴小作坊。有次他的摩托因为违规,被交警收缴了,让我老婆托人去要回。然后,他的车从摩托车变成面包车、轿车、路虎。他老婆的车从不断升级,家里还停着几辆,最好的是刚买的180万的不知道什么车。说起去哪里玩,他说他从来没出去玩过,都是他老婆带孩子出去。亲戚们对他的评价都挺高,说虽然富有了,但仍然像从前一样和气、谦虚、对家人很好。我顺便以此教育老大“坚持”的意义,虽然他好像没认真听。

我们一共去了几个城市,不少时间住在宾馆,国内驾照过期了,交通经常打车。有天,我对老婆说,“你有没觉得国内现在变得。。。”我没说完,她说“讲信用了是吗”。这正是我当时想说的。以前,住宾馆,大部分需要付押金,退房的时候,检查没丢东西,才退押金。现在都不需要了。打车,到达目的地,我说,师傅,等一下,我付钱给你;师傅说,不用,你啥时候在手机上(打车软件)点一下就行。其实我的打车软件有时候并没有和支付系统绑定,不付款感觉也未必能找到我。以前宾馆没免费矿泉水;后来变成了2瓶;现在变成了基本不限,文字说2瓶,实际上2瓶不够、你去要她们就给;房间带早餐的,写几个人免费的,但如果多个小孩,只要身高大概不过1米2,都会让进去。

到上海的宾馆的时候,本来打算晚上出去吃个烧烤,但到了已经很晚了。折腾半天,把手机上的美团弄好。订了外卖,已经快晚上11点了。然后,美团上可以看到小哥到了哪里。居然有点远。半小时后,送到了,我和小哥说,你等下再走。下雨天,大半夜的,我想送一趟,也未必能赚多少钱,就送给他10块(还是20,不记得了),他不肯收,说不允许。我坚持下,他才拿了。有次打车,到了目的地,好像四十二、三块,可以用微信,我不想拿出手机,就说师傅给你现金可以吗?师傅说可以,然后看我拿出50块,他说我没那么多零钱。我说,不用找了那就。他说不行,找出5块,我说剩下的不用找了,然后说谢谢你师傅。他很憨厚的笑说,应该谢谢你才对,我已经多拿了你3块钱了。

服务业的态度,变得更好了。甚至包括火车票、汽车票的售票窗口。不知道是否和现在排队买票的人少了有关(大部分人在网上买票了)。

也去了另外一个旅游景点,正好赶上很多小学生春游。70以上老人免票,60以上半价。一个好像叫卡乐滋的,还是个连锁店,有点冒牌肯德基的感觉。老婆说感觉比肯德基好吃,哈哈。中午,乌央乌央的小学生,涌进来,有的都挤进柜台里面,手里拿着钱,这个要点餐,那个问他的东西啥时候好。很佩服那个前台的小伙子,不急不躁,忙而不乱,没有任何不耐烦。后来小学生都散去,他苦笑着说,哎,这也是没办法,就是这么多小孩,来就一起都来了,都赶在一起。


再说不那么好的方面。
===============

交通。有一个好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车在人行道会停车、让路给行人,当然,也还有一部分不让的。
- 电瓶车很多。各个方向乱窜,还静悄悄的,速度却挺快,还有逆行、闯红灯的。尤其是某些人边骑、边看手机。这个对老人、小孩还挺危险。
- 交通规则。首先,澳洲左侧通行,国内右侧通行。然后,澳洲红灯不可以“小拐歪”,国内可以“小拐歪”。其次,有的城市是直行让拐弯。

这些不同,对不熟悉国内交通的小孩,还是有点危险,尤其是刚来不熟悉。


另外,就是传统的几座大山。比如医疗、教育、房价。应该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教育,只能是听说了,还是很卷,或者更卷。反正孩子(不记得是小学、还是中学)早晨不到6点起床之类。。。她们说,也不知道这么卷的目的是什么,未来在哪里。总而言之,教育引起的压力很大。


回来之前大概,孩子问,为啥澳洲这么boring啊?我说,废话,在这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天天带你们吃喝玩乐,能不好玩吗。平常的生活也不是这样的。


总体来说,我们的感觉是挺好的。当然,只是浮毛掠影,观花走马,远远不能真的体会大家生活的不易。当然,在澳洲的生活也不易

当然,也只是我自己的经历、感受而已,无法谈得上客观。

=========== 注意的问题 =========

除了微信付款,还有几个小问题,有的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1,电源插孔的问题。虽然插座的形状一样,但澳洲的手机充电器可能无法插进国内的墙上的插座。解决方案:
- 宾馆有可能有插线板可以借,有的宾馆有充电器提供
- 有充电宝可以租
- 我们后来在便利店买了个公牛的插线板,虽然没怎么用

2,google不能用,我用bing或者百度

3,国内机票、高铁、宾馆,我全都用携程定的。后来变成了铂金会员,可以入住时间10点,退房时间延后倒2点。
- 买火车票,携程每张贵10钱,但不需要12306账户。


=========== 声明 ==============

这个帖子,正如标题所言,是个人的”感受“,而不是一个对国内生活、政治或者经济的综合评价。

- 必须承认,既然是个人”感受“,肯定有主观的成分,而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虽然我尽力避免主观。我也不希望有人被我的帖子”误导“,比如觉得国内一片大好,没任何问题。

- 那些深层次的问题,本帖没去讨论。即使我有兴趣去探讨,掂量掂量自己,说实话,也没那个能力,对吧。不等于那些问题不存在。

- 还有一点是,因为此前有多年的国内生活经历,所以,国内存在那些问题,弊端,比如医疗、养老、官僚作风,等等,我心里是有了解的,心理预期也就不那么高,对有些情况就不会那么惊讶。相反,看到一些改变,一些改善,我却会觉得比较惊喜。这应该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吧。



加一句,上面是我们的体验,也许别的网友体验可能和我们不同,也不奇怪。我想主要在2个方面:
- 如上所言,我对国内的情况比较了解,首先,期待值也许没那么高。我更多地不是拿国内和澳洲比较,而是拿它和自己记忆中的国内进行比较,所以,会看到一些进步。
- 正好有些亲戚朋友特别热情,也大大提升了体验。而实际上,我们本来是没有这方面的期待,只是打算见个面、聚聚就好(我其实最想期待在羊肉串摊聚,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