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里记载了一则古罗马人的墓志铭: “我知道,洗浴、饮酒、女人是长寿的敌人。但是没有洗浴、饮酒、女人的人生不是人生。我这样想的,到52岁的时候,它结束了。” 这与坊间“抽烟伤肺,喝酒伤肝,不抽烟不喝酒伤心”的说法简直是异曲同工。看来,醇酒美人是古今中外男人的同好。 你看,得意者自然“千金骏马换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失意者却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但细究起来,中华上国与古罗马也还是有些差别的,那就是少了洗浴。咱们固然有“温泉水滑洗凝脂”,但那是形容女子,并且似乎局限于王公贵族家庭,与古罗马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甚至奴隶,男女老少皆享用洗浴,是完全不同的。罗马亡于洗浴的传说依然存疑,但大浴室遍布古罗马全境却是真的,今天仍有许多遗址供游人访问。 为什么古罗马人这么热衷于洗浴呢?有一种说法是古罗马人认为洗浴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通过保持个人卫生而保持健康,这个理念到现在恐怕都没有过时。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浴场所反映的古罗马人对基础设施与市政工程的执着与超前。我们从小便听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便是指遍布罗马帝国境内数万公里的古代“高速公路”。但其实也可以说条条水道通罗马,不仅给罗马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水,是的,古罗马街道上的水就是昼夜不停地流着的,并且实现了上下水道的分离,这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的许多地方都没能实现。 说起来,古罗马人按今天的刻板印象,可以被称作“理工男”,做事情一板一眼,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古罗马大道主道4米宽,完全由方方正正的石块铺就,连同旁边的辅道共有10米宽。水道引水槽不论地上地下均为2.4米宽,由石头建造,两侧的维护用道各有4.5米宽,共计达12米宽。每隔三四十米就留有空洞供维护人员进出,更长的距离还会建蓄水槽,将引来的水沉淀过滤后再配送到供水线上。这样的水道往往有数十公里之长,据说迦太基的水道因为要穿过沙漠接水,竟有132公里长。帝国首都罗马有九条这样的水道供水,输水总量超过百万立方米,使这座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的人均供水量达到一立方米以上,即使考虑到中途的损失,人均供水量也达到了今天世界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的水平。 斗转星移,两千年过去了,讽刺的是,今天恐怕只有古罗马昔日的死敌日尔曼人今日的德国人有着古罗马人的影子,现代的罗马人乃至意大义人反倒是太文艺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