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世界读书日,分享一本《我在北京送快递》,也说说你们正在读的书吧

2023-4-23 17:54| 发布者: 胡须康 | 查看: 7189| 原文链接


前几天微信读书推送给我这本 胡安焉 的《我在北京送快递》
与其说是出于对快递行业的好奇,倒不如说是对一个闲暇时读《尤利西斯》,喜欢塞林格的快递员作者的非虚构写作的好奇,
点开了封面,便不忍释卷。




这本书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本讲述了最近几年(2019年前)在北京做分拣员和快递员的三份工作。
后半本,回顾二十年前从第一份实习酒店服务生开始辗转北京云南上海广州的一段段经历。

从未接触过的快递业的种种内幕,快递员那些不为外人所道的辛苦憋屈让故事很吸引人。
作者的文笔很好,有很多形象的比喻但不卖弄,也有尖锐的讽刺但是不刻薄,阅读体验很流畅。
既分享着工作日常的种种真实,也坦诚地自我剖析,也能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问题。

如果只看前半本,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怎么能够在这样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保持平和甚至一种旁观的心态而(精神上)不被困。
继续读后半本,陪着作者走过从“为自己和别人的差异感到惶恐不安” 到 “珍视自己的个性。虽然无知和胆怯,但在这之下多了一份坚持和信心”的历程。
仿佛一场追求自由的修行。


引用文章的最后一段:

由此我想到,所谓的自由,实际上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而不在于你享有什么。

自由,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上的个人追求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精神内容。我觉得假如更多人向往这种自由,世界将会变得更多样化、多元化,更平等和包容,更丰富和多彩。因为向往自由,人们才会有不同的追求,而不必总在狭窄的独木桥上互相倾轧。就如基因对环境的适应力建立在其多样性之上一样,社会整体的幸福感则建立在人们的精神多样性之上。

此外,我认为就如莱辛说的: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可贵。自由的情况也一样,或许它可望而不可即,或许我终生都无法抵达它,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对它的追求比对它的获得更可贵,而且这对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很可贵——它就像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生命的支点,而不是内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