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略谈胡适先生和他的短文

2023-2-12 22:13| 发布者: 闲人看海 | 查看: 5031| 原文链接

(正文之前:版主问我能不能写一篇有关胡适的帖子,我有点受宠若惊。我想,一来,我对胡适了解的就是皮毛,容易班门弄斧;二来,按照墨菲定律,说的越多越容易犯错,何况是我这种菜鸟。我有点疑惑,版主为什么给我一个这么艰巨的任务。我猜,第一大概是因为大家看多了老手行家写的文章,偶尔逛逛菜鸟的文字也许会有阅读的新鲜感;第二,我总是在别人的楼里歪楼,现在也该建一个让大家来Y一下吧。)



胡适,原名嗣穈,又名适之。1891年12月17日生。

1916年10月,胡适写下《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白话文写作的八点要求,并刊发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上。由此,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 。【1】今天我们看到的普通话(白话文)文章是这个样子,是在胡适推动后产生。

胡适为人平和善良,谈吐风趣幽默,平日热心助人,容易交朋友。胡适帮助过很多人,其中有两对父子(陈独秀陈延年、刘晋钰刘登胜),帮助过一对夫妇(胡也频、丁玲)、帮助过创造社的两员大将(郭沫若郁达夫)、帮助过两位革命领袖和一位革命者(瞿秋白、王若飞、刘质文)。【2】还有很多人,更多的是和胡适书信往来,比如毛泽东。【3】民国那时候,文化圈子里居然有个口头禅,“我的朋友胡适之。” 【4】当代人物里,胡适帮助过季羡林,李敖等。为了纪念亦师亦友的胡适,季羡林和李敖分别写了《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和《播种者胡适》。

胡适的演讲和写作,浅显易懂,重在逻辑,容易凸显他的思想,并产生社会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胡适的思想,在近百年之后依然适用。

比如,胡适相信“思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5】因此,他在《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里反对空谈主义而忽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或者被“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主义”。他说“种种学说和主义,我们都应该研究。有了许多学理做材料,见了具体的问题,方才能寻出一个解决的方法。” 他在1925年的演讲《思想的方法》里提到,按照习惯做事就没有大脑思考的必要,胡思乱想和闭门造车都不是思考,思考是一个系统,有五个步骤组成。

还有,在《人生问题》里,胡适说:“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消极的一面我们不要拿去害人,要懂得自己行为;积极的一面则要使这社会增加一点好处,总要叫人家得我一点好处。” 胡适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周围的人,因此我们要自省自察,尽量应用善行。而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是相融的,他在《易卜生主义》里引用作者的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再如,在1932年的《北大毕业典礼演讲》上,作为文学院院长,胡适坦承毕业生求职艰难和就业后大部分人学非所用的现实,同时为面对惨淡时代的青年们调整心态提出了建议,并鼓励大家各自寻找积极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同时回报社会和国家。

关于如何去创造未来的社会和国家。1919年,胡适在清华园演讲里向大家提议,一,注重事实,不要盲目服从大师和先贤,而要先从研究事实下手,游历、调查、统计等事都可以用。二,注重假设和求证,所有学说都要经过证实,才能被接受为真理。【6】同年,他在《谈谈实验主义》里提到,真理是有适用范围的,比如今天的真理未必在明天适用,科学规律有时也是如此。

在经历了人生和国家的起落后的1948年,他在《容忍与自由》里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以上简单地提及胡适的思想和生平。如果向内心看,胡适是细腻的人,他怀念母亲的爱。他曾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7】胡适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爱家人和朋友,他也爱我们大家。

【1】《四十自述》第六章二
【2】知乎 - 瞧,这就是“我的朋友胡适之”
【3】中国新闻网 - 毛泽东寄给胡适的明信片
【4】《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5】The Little Book of Philosophy, 146 We only think when we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6】《少年中国之精神》
【7】《我的母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