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是个关怀人文,记录人物的优秀作家。最近,他作为编剧, 完成了电影纪录片“大地珍珠” 的制作,这部电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油管上也有全部视频。 赛珍珠的名字我听说过,但是对其人其事一点儿都不熟悉。朋友来聚会的时候,留下了几本他做编剧时候参考过的书,其中一本就是希拉里.斯波林写的传记“赛珍珠在中国”。我捡起来读了几页,然后就放不下了,读完了全部,思潮起伏汹涌,然后又看完了纪录片,又把另外两本参考纪实也读了。 大概说下赛珍珠这个人。赛珍珠(Pearl Buck)一八九二年美国出生,父亲是传教士。她四个月大时随父母来到中国江苏,在镇江长大。赛珍珠跟母亲学英语、跟一位孔先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赛珍珠的童年,青少年乃至婚姻生活都是在中国,中文也算是她的母语,陪伴她长大。跟着她家保姆,后来的老师,她对中国文化,经典书籍,词汇以及生活习俗了如指掌。她一直在中国,直到1935年离开,那年她43岁。她文学天赋极高,生性仁慈,是位悲天悯人的浪漫知识分子。她创造的关于中国的文学小说很多,其中为她获得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大地”,描绘了中国农民的故事, 后来改编成为电影。 对我冲击力很大的有几件事实。 第一是赛珍珠的家庭悲剧以及当时中国的底层农民生活。作为传教士家庭,她的父亲赛兆祥,比起其他传教士要更加虔诚,豁了命出去在农村乡镇走乡串户传福音。为了传福音,他给自己起中文名,也不住在为了安全起见给传教士划定的生活区域,而是住在了贫民聚集的地方。那时候的中国社会状况正处于清末的动荡时期,人民生活条件很差,瘟疫霍乱盛行,很多孩子夭折,甚至于成人也经常死于传染病。中间还发生了数次饥荒。饥民南下,死亡无数,还有人吃人的惨剧。就是这种背景之下,赛珍珠的母亲跟随丈夫来中国,为了福音奉献了全部,悲剧性在于,她的三个孩子连续被流行病夺去了生命。在义和团运动之中,全家几次进入险境,赛兆祥做好了殉道的准备,他专心于工作,对妻子和孩子忽视,把家庭置于福音事业之下。甚至于把母亲藏起来的伙食和学费钱强迫母亲取了出来,把孩子的照片扔了一地,拿了钱径直出去,作为翻译中文圣经的经费。母亲得了几次霍乱,在60岁的时候,去世了。去世前,停止了向神祷告。把家庭和孩子牺牲了,赛兆祥传福音的效果微乎其微,直接向有深厚乡俗传统的中国人传福音,讲罪和救赎,很少人能够接受。很多年过去了,只发展了几个教友而已。赛珍珠和母亲的关系很深,看见母亲这么多年的窘迫和绝望,对父亲由怨生恨 (后来她也为父亲写了一篇伟大的小说,叫做“战斗的天使”,我没有读到,听说写作水平相当高,堪比“大地”)。后来在美国的时候,赛珍珠向美国教会发出了疑问:海外宣教有用吗?需要吗?这让很多在中国牺牲了一辈子的宣教士感到齿寒,也直接导致美国宣教士机构,教会与赛珍珠的决裂。从此,赛珍珠失去了信仰和教会的依靠。 第二是赛珍珠的文学成就如此之高,而且和中国的联系如此紧密,她的中国情结如此之深,可是悲哀的是绝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她,也不了解她对中国的热爱。尤其是在中国被日本祸害那些关键念头,是赛珍珠帮助了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通过组织演讲,表演,各种募捐,让美国人,尤其是政界人士了解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屠杀,得到了国际道义和经济援助。她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了美国政府废除“排华法案”。可是由于赛珍珠对蒋介石政府腐烂无能的批评,招致了国民政府的愤恨,引致于没有官方代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尽管这是一部完完全全关于中国农民的伟大文学作品。第二是在共产党政府邀请尼克松访华的时候,赛珍珠申请同往,也被拒绝了。原因是赛珍珠的文学作品有丑化农民之嫌。这件事对赛珍珠几乎是致命一击,在被拒访华之后,她不久就去世了。 第三是赛珍珠的孤独。在中国的43年,由于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她的金发碧眼注定了她的洋鬼子身份,在各种场合不被广大的中国人接受。她热爱中国文化,同情中国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了解女性缠足,和杀女婴的恶习。她不论断,不指责,唯有理解和同情。她的这种悲天悯人在海外传教士家庭力找不到共鸣者。海外传教士家庭基本上对中国人的无知和肮脏充满了厌恶,主要是以救世主的态度出现。后来她回到美国,长期中国的生活,让她对美国文化也找不到认同和回忆,连日常习语也不熟悉。这种深层次文化上的割裂也注定了她在美国社会的孤独。 第四是赛珍珠的晚年生活。由于丰厚的版权,赛珍珠的财产优渥,而且因为孤独,需要情感抚慰。第二任丈夫去世之后,她身边围绕了几个向她献殷勤的各怀目的的年轻小伙子。她的晚年过得犹如慈禧,糜烂,昏聩,令人叹息。她死后,要求墓碑上仅仅刻下三个简单的中文字:赛珍珠。 那说说我的个人想法。 作为一个愿意随时随地说出真实想法的作家,一旦你的社会地位达到了一定高度,释放出的话语和信息是带有极大能量的。我尊重那些诚实的人,一如尊重赛珍珠一样。诚实并不一定代表着正确,或者代表着那一定是事件的真相,或者你的意见一定是真理。但是诚实能够引起意见的对撞和对质,一个健康人文社会需要意见的对质,也需要经得起对抗。我希望赛珍珠和中国的关系能够被更广大的人知晓,特别感谢好朋友在人物纪实写作和电视制作的付出,真实的人生故事总是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