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这本书,看到第七章,人文主义革命,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很有意思。 假设1千多年前,一个已婚妇女跟隔壁老王偷情了,偷的时候开心,回家就自己嘀咕,我这是怎么了,我这做的是坏事吗?我还要继续下去吗?就好比现在的匿名版,匿名发帖子找答案。这妇女就去找神父忏悔,请上帝给她指点,引领她开解她。神父按照圣经的内容,告诉她上帝视角对于她的行为的看法,让她悔改,不然,她死后就上不了天堂。 这个行为放到今天,偷情改叫外遇,如果这妇女自己也有同样的困惑,她一般不会再去教堂找神父,她会找闺蜜喝咖啡聊,或者匿名版发帖子。如果找不到答案,还是困惑,在家庭和情欲中徘徊,可能会找心理疏导师。 书里说,现代的心理疏导师和过去的神父,起到的是类似的作用,让你吐露心声,而最大的差别是,心理疏导师不去对这个妇女的行为下定义,不判断对错,不会说,你要悔改,不悔改会被审判,会下地狱。他最可能做的是,在听完当事人的心声以后,会引导你自己去想,你自己对这一切的看法,他帮助你触及自己内心,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