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qSqVVswa420[/yt] 几个月前,我看了《Top Gun:Maverick》,感慨这真是军队题材里难得一遇的好片。我觉得这个题材里一直是很难出现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特别是关于当代军队的电影。军队剧情太写实(比如《美国狙击手》《黑鹰坠落》《拯救瑞恩》),会让人觉得压抑,不够娱乐;而剧情太娱乐,会让人觉得脱离现实,不够真实。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实在是难得。我觉得这部电影从表演,音乐,衔接前剧,和主旋律上的表达都有一种让人愉悦的流畅感。现在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这部电影在表演和画面方面真是用心制作。饰演飞行小队的演员,都参加了4到6个月的飞行训练,感受了战斗机里7G加速度对身体的影响,训练还包括坠机以后的水下求生训练,他们经历了呕吐,濒临昏厥状态的考验。许多飞行场景是实拍,而不是特效,演员在机舱内要自拍录制画面。优点是这是在真正的飞行中拍摄,演员的表现真实的部分多,而演戏的部分少。 音乐方面,我感觉Top Gun Anthem依然引人入胜。关于军队的电影,有两首曲子总是让我聆听,另一首是大神John Williams的“Hymn To The Fallen”。Top Gun Anthem估计要伴随我一辈子了。再吐槽一下我的个人感受,”Hold My Hand”缺少了”Take My Breath Away”的金属感和飞行感,空有Lady Gaga带点沧桑的嗓音,却没把歌曲和影片融合到更好的层次。 Maverick承接了1986年的《Top Gun》,除了Maverick本人,另一个重要的衔接就是“Iceman” Kazansky。Iceman的部分是让剧情合理化的重点,朝里有人好办事,于是有了Maverick的新篇,并通过追忆Goose推进了剧情发展。另外,Penny Benjamin的部分既回应了前剧,又加入了剧情支线,真是一石二鸟的神来之笔。Penny女儿那一小段惹得全场爆笑,合理安排,如果是男娃,会不会说不雅的”Y.M.F.”?这么懂事的女儿,请给我来一打。 最后来谈谈影片的精神。追求仪式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我们有生日,求婚,婚礼,庆祝,还有军装的制服诱惑。而冰人葬礼上的战机致敬,鸣枪,和徽章致敬,都来源于真实生活,比如,试飞员Robert “Bob” Cardenas的葬礼上,美国空军出动了B2隐形轰炸机飞越致敬;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狙击手》的原型人物是狙击手Chris Kyle。在Kyle的葬礼上,士兵们亲手把自己的徽章钉入棺木陪伴Kyle长眠,最后Kyle的棺木被徽章满盖。葬礼的情节,表达了对勇士的敬意。 我觉得影片还有更高的一层意义。从1942年6月7日开始,美国海军航空兵主宰了世界的海洋,还没有一支海军可以接近他们的战斗力,当然好事是海面也更平静了。在6月7日的中途岛海战,美军挑战强敌日本联合舰队和第一航空队。起初战事胜负难料,而几位悬在空中的美军飞行员和指挥官,在关键时刻打破了各种战术常规,不顾牺牲自我地做出了惊人的正确选择,造成了4比1的大胜,把critical thinking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想,军规是要严格遵守的,战术手册是要严格遵循的,但是当他们进入一个新领域,需要跃上一个新台阶的那一下,他们要用独立思考打破已有的规则,在战术手册上写下新的一页。而Maverick就是这种专业精神的代表,他执着于自我追求,更高的水平,有时候不合群,但是合理。 最后,我想谈一个飞行员,他的故事可以和Marverick呼应。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长着一张娃娃脸,有着“小孩”的外号,在他5年的战斗生涯里完成了1400次任务,击落了352架战机,有14次迫降经历但本人都平安返回,而且他从来没有失去过一架僚机。二战结束后,他在新德国空军里以上校军衔退役。作为二战中的世界第一王牌飞行员,哈特曼有着精湛的飞行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独创了与众不同的反狗斗战术,有一个评价说“他是一名与旧战术决裂的伟大飞行员。”是不是有些Maveri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