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证券外汇 查看内容

美联储的两条路。任何一条都关系我们下十年的命运!

2022-7-3 11:45| 发布者: zhang91 | 查看: 3137| 原文链接

美联储的两条路

历史总是相似的,虽然各自表现不同。

回顾一下美联储的历史,就会发现,在目前的情况下,美联储的选择是不多的。

只有两条路。

两者都痛。甚至非常痛。但又很不同。
一条长痛。一条短痛。

先说短痛。也叫沃尔克抗通胀。

”1979年8月,沃尔克正式就任美联储主席,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沃尔克接手的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难题。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处在12%~13%的高位,是美国经济中一个无法规避的绊脚石。实际上,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通货膨胀就已经抬头,只不过到70年代上升到了扰乱经济正常运行的水平。1974年盖洛普的一份报告称,在美国人所担忧的众多问题中,通货膨胀排在第一位,接受调查的人士中,81%把生活费用上涨作为国家的头号难题,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政府失信问题。

对于美联储来说,面对如此高的通货膨胀,收紧货币政策是必然的,那么,该如何收紧呢?沃尔克把控制货币量作为抑制通胀的重要抓手。也就是允许短期利率以更大的幅度波动。毋庸置疑,货币供应量的收紧势必会导致利率大幅上涨,联邦公开市场基金利率一度超过20%。“

细节免提。

“在沃尔克坚强执着的领导下,美联储最终控制住了失控的通货膨胀,1983~1984年,美国通胀率在4%左右,1986年降到1.9%,经济走上了正轨,为后期的“大缓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历史上留下一段值得回忆的佳话。”

再说长痛。可能以后会叫鲍威尔抗通胀。

简单地说,就是进入一个循环,通胀,升息,危机初现,降息,更通胀,再升息,更大危机。
上次,美国的大通胀持续了十几年。如70年代大通胀。

“当市场聚焦在滞胀尤其是70年代通胀的两棵“参天大树”上时,往往会错失60-80年代“大通胀”的“整片森林”。美国的70年代被深深打上了滞胀的烙印。严格说来,美国二战后的滞胀时期只有两段:1973年-74年,以及1979年-82年。由于这两段滞胀期的直接导火索均是石油危机,人们往往认为石油危机是造成滞涨的罪魁祸首。然而我们认为石油仅仅是导致滞涨的其中一个因素;无论是“滞”,还是“胀”,石油也都并非决定性因素。首先,除了石油危机外,还有其它多重供给冲击作用于通胀。更重要的是,持续的货币财政双宽松是推手。”

以鲍威尔的性格,很可能是走这条路。首鼠两端,我们就等着长痛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