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我的解读

2021-12-5 18:42| 发布者: 未发中 | 查看: 5000| 原文链接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这个学”说的是什么呢

孔子曾经对弟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靠博览群书、勤奋好学才知道一切的吗?我告诉你,不是的,我只不过是一切从心、跟着心走罢了!———子日:“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灵公篇)

孟子的说法也差不多,他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亦”,——-学问之道就是怎么去找回自己的心而已

所以我猜,孔子的这个“学”绝不是说学习知识文化技能的读书学习,也不是说笨人要向聪明人学习的学。这个学应该就是孟子所说的“学习找回自己的心”的学——-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心而已。你学习一切也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心而已,不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心的学习都不是真正的学习,是次一等的学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闻、多见,博学不是学习最重要做的事,知之次也,(上等的东西应是——-不知而知)

而心是一切,主宰一切,显现一切,一切也都在心中———老师也在心里面呢!为什么还要向外去学习呢?回头去找自己的心吧,心里面什么都有。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心给搞丢了,就像俗话说的“良心被狗吃了”。————其实也没有丢,但我们的心确实是被私欲杂念给遮蔽了,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但太阳也没丢啊,还是在云后面呢。所以圣人才说要去人欲、存天理,找回自己的心。

所以这个“学”也可以说是学习“存天理,灭人欲”的学

“时习”就是说在事事物物上去练习怎样找回自己的心。比如,在忠、信、礼,义等等行为上去磨练自己的心,以学习放下自我,放下妄心啊……比如说小孩子学钢琴、学画画,是为什么而学呢?其实应该是为了调伏小孩好动的心,以得到一种安静、专注,信心,喜悦,满足的状态,否则学了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难道为了别人都在学而去学、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厉害而去学,或者为了别的好处目的而去学。这其实全是妄心在作怪。

不亦说乎,是说如果我们的心没有被什么私意杂念遮住的话,那么我们本来就是快乐喜悦的,就像小婴儿,总是高高兴兴的。不需要通过什么条件才能得到快乐,比如不需要通过中奖了、发财了我们才能得到快乐。动物没有头脑思维功能,所以总是快乐的,没有什么高兴不高兴的

仅是个人领悟,当然在考官眼里的话,就是零分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